9月各品牌的集体爆发加速了车市销量升高,仅仅在1个月前,淡季不淡的好日子还让大部分的经销商感到兴奋。各汽车品牌销售屡创新高的数字,让经销商对今年“黄金周”的销售充满了期待。但尽管“十一”长假期间的客流量高出平时,但实际成交量却没有明显增长,其中,亚市的成交量甚至比去年“十一”下降了近40%。
“十一”车市的骤然涨停让所有经销商感到迷惑。
原因一 长假旅游抢了购车风头
“和节前的快速下单相比,这几天看车的人大多以看为主,购车意向并不强烈。”奇瑞一家4S店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十一”长假期间,店里的咨询量翻番,但销量并未增长,许多人还处于车型的比较选择中,消费者普遍呈现出持币待购的状态。“不过,这也为年底的车市增加了砝码,‘十一’看车,年底购车已经是目前的一大趋势。”上述负责人说。
在北京最大的汽车交易市场——亚市,记者了解到,“十一”长假期间,亚市的销量仅为408辆,而去年同期的销量为679辆。
亚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几年前那种黄金周期间跟风买车、一哄而上的销售状况已一去不复返了,汽车消费正向多元化、个性化发展。“今年长假首次达到了8天,这让更多的消费者选择外出旅行,买车成为了第二选择。”
捷亚泰一汽-大众4S店的负责人告诉记者,长假期间,虽然店里的客流量达到了1200人次,但店里共销售汽车150辆,与平时的销售情况不相上下。
“卖车10辆,订车15辆。”在一汽丰田4S店,该店销售经理告诉记者,这个成绩和平时几乎相同,今年产销两旺,“十一”期间的销量根本显不出优势。
其实,从最近几年“黄金周”前后的车市销售数据可以看出,黄金周里车市淘金已是难上加难。采访中,不少经销商也表示,这几年市场形势的变化,使大部分经销商比较看重“黄金周”之前的市场,对“黄金周”期望值减小,这也在客观上导致消费者减少。
有业内人士提出建议,虽然促销活动繁多,但消费者得到的实惠并没有宣传的那样大。今后经销商的重点应转向维修、保养、售后服务方面,靠真正的服务来打动消费者。
原因二 9月销售“井喷”反衬10月萧条
实际上,经销商对于销售“大起大落”的感受,更多的是因为9月份的销售“井喷”。在国家购置税减免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刺激下,车市呈现了旺销的局面。
从8月份开始,汽车产销一直处于高位运行。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汽车产销达到825.07万辆和833.13万辆,同比增长26.55%和29.18%。其中,8月份的产销量再次突破100万辆,这也是今年以来,汽车产销量连续6个月突破100万辆。乘用车的产销增长在8月份甚至超过了90%,分别为97.23%和90.18%。
厂家销量华丽数字的背后,直接是经销商销售的攀高。采访中,一家奇瑞4S店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今年销售情况良好,该店前7个月就已经完成了全年的销售任务,今年的销量将超额80%,甚至100%。
百得利上海大众斯柯达的老总告诉记者,9月份,该店的销售创造了新纪录,达到了350辆。“销售人员为了争月度销量第一,连一天假都不敢请,每天的销量都很大。”
同样,在一家奥迪4S店,随着厂家供货的充足,9月底已经接近了销售的极限,该店销售人员表示,从销售到服务的工作人员都没有休息,有时候甚至一个人要同时接待两三位客户。
车市9月的爆发,让经销商对今年“十一”黄金周充满了期待。“很多经销商都取消了休假,全力迎接长假里的客户,但没想到车市的平淡让不少经销商大失所望。”亚市的一位负责人透露。
原因三 优惠幅度让消费者失望
在走访市场的过程中,记者发现仍有不少消费者在综合考虑当前养车和行车困难等问题后,还是决定三思而后行。一家广本4S店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其实“十一”期间,大多数经销商处的优惠幅度较9月的情况是基本一致的,并没有另外再制定相关的优惠措施,因此很多消费者在了解到详细情况后,并没有贸然决定买车,而是选择继续观望。
事实上,今年以来,各汽车厂商在政策利好的扶持下,部分厂家产能已经饱和,市场上紧俏车型依然供不应求,而各汽车厂商又频繁推出新车,让车市的整体价格一度保持稳定。
记者在市场看到,除了部分车型出现优惠外,不少新车型和紧俏车型价格依旧比较坚挺。
在加达4S店记者看到,除别克品牌的凯越外,新君威与新君越的价格仍然没有松动,而荣威品牌因为“550”即将推出“年型车”,价格也保持稳定。“与去年同期相比,销售数据基本持平,很难想象这会是销售旺季的表现。”该店的销售人员说。
一位正在亚市选车的消费者告诉记者,本希望在“十一”期间寻求更大的优惠,但没想到价格的坚挺不得不让他将购车计划推迟到了年底。
亚市的工作人员对此解释到,由于“十一”期间各厂家推出的优惠措施不大,宣传力度也不足,亚市又没有在今年“十一”期间举办大型的促销活动,消费者的关注度自然会下降很大。而一些成熟和备货相对充足的车型,在假期销售并未受到影响,相应的优惠也能吸引部分消费者购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