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身、减肥!”这是当前最为流行的关键词之一。日前,“瘦身”运动已蔓延到汽车行业,汽车也开始进行“瘦身”。前不久,刚刚上市的一汽马自达2.0L睿翼“勇敢”地提出了汽车轻量化的观点。这一概念在汽车行业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很多消费者不禁要问,汽车轻量化对于汽车品质和使用意味着什么?是否会影响汽车的安全性,为此,记者进行了相关采访。
车重降1% “饭量”降0.7%
“汽车减肥最重要的原因是为了节油,降低排放。”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的教授王登峰告诉记者,“车辆每减重100公斤,二氧化碳排放可减少约5克/公里,这是节能减排一个很好的办法。”研究显示,若汽车整车重量降低10%,燃油效率可提高6%~8%;汽车整备质量每减少100公斤,百公里油耗可降低0.3L~0.6L,汽车重量降低1%,油耗可降低0.7%。而在驾驶方面,汽车轻量化后动力性会随之上升,车辆控制稳定性、噪音、振动方面也均有改善。从碰撞安全性考虑,碰撞时惯性要小,制动距离减小。
“有时这就像是人减肥一样,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对汽车的节能减排是非常有好处的,而且不影响汽车的安全性。”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碰撞试验室主任白鹏介绍,“所谓汽车的轻量化,主要是通过结构设计的优化与大量采用高强度材料来实现,高强度材料的作用是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降低车身重量。这主要是高科技材料的替代和设计系统的优化,在碰撞中同样能很好地保证车内乘员的安全。”
“减肥”不等于减安全
质量轻了,会不会对安全性构成威胁?
10月22日,在一汽马自达睿翼2.0L车型在北京的上市仪式上,一汽马自达销售公司副总经理于洪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汽协今年的权威统计数据表明,一汽马自达睿翼是国内中高级车的“节油王”,油耗低主要是由于车身重量轻以及风阻系数较低的缘故。数据显示,与同级别竞争对手们相比,睿翼的自重确实最轻,睿翼2.0L的整备质量为1432公斤,2.4L的整备质量为1458公斤,其他同级别车型的整备质量大多在1500公斤以上,这就是轻量化的结果。
对此,于洪江特别强调说:“由于国内消费者认识有误区,总觉得车轻了就不安全,我们也是衡量了很久才下决心对外宣传睿翼的轻量化技术。‘瘦身’后的睿翼在安全性上并没有降低,在C-NCAP碰撞试验中依然得到了五星。”
记者随机采访多名读者发现,很大一部分消费者对于汽车的重量轻都存在类似的认识误区,他们认为,汽车的重量轻,往往不安全,车开起来稳定性也不好。
“实际上,汽车的重量和安全性没有直接的关系。”从事多年汽车轻量化研究的王登峰表示:“并不是汽车越重越安全,即使汽车使用很轻的材料,但汽车设计时各方面匹配得好,若能采用高强度的加工工艺,车不但很轻也很安全。”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碰撞试验室主任白鹏也持有同样的观点,他认为:“汽车的轻重和汽车的安全性没有直接关系,并不是越重的车就越安全,相反,轻量化的车型同样可以在碰撞中得到很高的星级。”
据悉,实行轻量化的车型也不仅是一汽马自达睿翼,奥迪A8也进行了“减肥运动”,它是大型豪华轿车,但它的整车质量仅相当于一辆中型轿车。据了解,奥迪A8铝合金框架支撑着全铝合金车身的创新技术被称为“ASF”(audi space frame)——即奥迪空间框架技术,ASF车身结构由挤压的铝部件及压铸件组成。奥迪全铝车身与比它重60%的钢质车身进行了碰撞对比试验,结果全铝车身竟达到了相等的安全指标。
“减肥”是未来车辆发展趋势
据了解,汽车的减肥运动在欧洲、美国等国家正在积极推进过程中,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碰撞试验室主任白鹏介绍,一直以来,大众的观念中欧美系车型比较重,但实际上,在过去的几年中,欧美车型的车重已经降低25%,现在,欧美很多国家计划在未来的十年中,车重还要降低20%左右。
其实,中国的汽车轻量化运动也正在有序地进行中,2007年底,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联合国内十多家有代表性的整车企业、钢铁企业以及高校成立了汽车轻量化技术战略联盟。联盟成立的初衷是通过联合开发攻克共性技术,缩短国内企业与国际企业在轻量化技术上的差距。联盟成立时还设立了明确的目标,宣布要通过3~5年时间,是我国汽车平均自重降低8%~10%。
“各国之所以拿出这样大的力度进行汽车轻量化的项目,主要是因为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而新能源车大范围的普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汽车的轻量化可以说是汽车节能减排的折中路线。”白鹏感慨地说。
本报记者 孙晓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