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熊猫接受正面100%碰撞 C-NCAP实施四年共对88款车做出评价———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教授介绍:国际领域中最新的汽车安全理念是一体化安全。这个概念把整个事故分为“危险没有出现之前”、“出现危险时”、“碰撞可能发生”、“碰撞无法避免”四个方面。
C-NCAP运行四年,共对88款新车进行了评价,仅有35款车型获得了5星,占近40%。其中,日系车型由于安全带提醒装置、气囊和气帘等安全装备普及率较高,C-NCAP结果最为理想。自主品牌由最开始的只管造便宜车,转变为造便宜、优质车,也出现了5星车型。但是,获得5星的车型大多为高配、顶配产品,同系列的低配车型由于没有装备气帘等,被动安全性能会有所降低。因此,国内可在碰撞中保护乘员安全的车型少之又少。
此外,5星车型在主动安全以及行人保护方面的性能如何,目前国内尚无手段予以考察。但我们知道,诸如ESP等主动安全装备的普及率很低;大部分汽车生产厂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也尚没有将行人保护纳入造车的议事日程。也就是说,国内对车辆预防事故发生的能力根本不做要求,原本可以通过技术手段避免发生的事故因此无法避免,汽车生产厂家却在为获得了C-NCAP5星而沾沾自喜,甚至出现夸大宣传、虚假宣传的现象。
具体到2009年,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共完成了23个车型的C-NCAP评价,包括6款小型车、8款A类车、3款B类车、4款SUV和2款MPV,涉及20个汽车生产厂家,购车总支出920万元。所有被评价的车型中,有7款是企业自主申请的,占30%。此外,去年评价的车型中,2星车占4.3%、3星车占13%、4星车占30.4%、5星车占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