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就在这一天,上汽双喜临门,其一,正式启动自主品牌A级车战略平台;其二,上汽自主品牌全新产品荣威350在南京浦口工厂正式下线。如果这不是刻意的安排,那么实在是再好不过的彩头了,上汽或许希望借助这一寓意实现其自主品牌的大“抬头”。
伴随着荣威750、荣威550在市场上的继续“巧取豪夺”以及这一款荣威350的下线,上汽自主品牌的产品线已然覆盖了从中高端到中级车的区域,上汽全面进军自主品牌A级车市场的“野心”彰显无遗。
作为上汽的全新战略车型,荣威350肩负着自主品牌A级车市场的排头兵重任,18万辆自主品牌的目标销量,也在考验着这款新车的承重力。
两年磨一剑
事实上,今日荣威品牌的汽车技术来源于上汽之前收购的罗孚,在夺“孚”事件中,由于痛失“罗孚”品牌,上汽不得不自创品牌ROEVE,即今日的“荣威”。
无论是被迫上马,还是筹谋已久,荣威起步就选择了中高端,或许正是这样的高定位,使其在自主品牌道路上得以自我主导。就此而言,意外出生的孩子却成长得朝气蓬勃。无论是定位中高端的荣威750,还是定位中级车市场的荣威550,甚至到现在的荣威350,都成为各有专攻的车市摇钱树。
荣威平均两年推出一款全新车型的速度,或者可以这样理解,上汽是在逐步地试水、有条理地推进,以达到出手必胜的终极目标。
2006年10月底,荣威750重装发布。作为国内第一款量产的英系轿车,其用户群指定为事业有成、高品位的白领中生代和商务用车。显然,精准的定位很快为它带来了收益。在2006年第九届北京国际车展期间,荣威750一举夺得“最受关注车型”和“最受关注自主品牌车型”等多项大奖。
时隔两年,荣威550于2008年4月在北京车展首发。“D5全时数字轿车”概念的提出,风靡一时。在这款“数字智能高性能中级轿车”中,以在行车管理、信息显示、娱乐互动等全方位的数字科技诠释了“数字智能”。
当荣威550的销量成功破万后,上汽不失时机地推出了代表A级车标准的荣威350,完全可以视作抢滩更下一级车市。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荣威350带来的技术特质是“3G”概念。看起来似乎荣威每一次的出场,都会紧紧卡住时代的脉搏而动,而这,正是“上帝”的需求。
先造品牌再造车
其实,荣威的成功进阶,应该说不是偶然的。而为什么能够在国内一众自主品牌里独树一帜,这不仅跟它坚持定位中高端的起步有关,也跟其“品牌先行”的策略有关。
可以说,从第一款荣威750开始,荣威就是以品牌做先锋、产品跟在后的策略在推动产品发展。荣威750在产品未上市之时,“英伦风格 皇家血统”的品牌已然发布,甚至很多人没看到现车,就知道了上汽有个“荣威”。
当然,品牌力的打造不仅仅停留在铺天盖地的宣传上,需要多管齐下的是,提高产品能力和售后服务能力。就此而言,来自罗孚75的核心技术已不是大问题,制胜的关键点在服务上。而作为全球首个先于产品上市就发布的服务品牌,荣威推出的“尊荣体验”提供了全国首家厂家对修补漆做出的终身质保承诺,全国首家对客户做出维修进度时间以及维修质量的承诺,全国首家将全车型质量担保期提升为“3年或8万公里”,将“以养代修”的理念引入售后服务过程以及全国首家6:30~8:30档的早间预约接车服务。
在增值承诺方面,2009年,上汽推出了“大客户专享”活动。上汽售后服务中心根据当地实际需求,主动与客户取得联系,预约时间和地点。这一活动让大客户轻松地体验到了高质量、专业化的服务。
就此而言,业内关于荣威350的种种猜测,都已不重要。建立在荣威750和荣威550的基础上,可以期待的是,荣威350至少应该不会退步。
难以复制的成功
作为国内的自主品牌,实际上一直缺少可以作为模板来学习的榜样。就上汽而言,拥有品牌口碑的荣威,相对自主品牌来说拥有更大溢价优势,相对合资品牌来说其又可以拥有更低成本实现价格优势。这也是它能够在短短的4年时间里,凭借两款自主战略车型纵横天下的原因。
尽管如此,荣威的成功却难以复制。对此,业内资深人士分析认为,首先其自身技术与血统均来自于海外收购,这是其他本土品牌学不来的。而荣威的独辟蹊径,从营销品牌为先 再到产品推广,在产品营销层面先从高端做起,其后逐步往下拓展的方式也是很多自主品牌不敢去学习的。
无论原因如何,“学不来”和“不敢学”导致的结果就是,国内众多的自主品牌还在走着价格战的土办法,依靠着微薄的价格优势勉强站住脚跟,但是再想往上走,突破中高端,就显得异常吃力。“10万元是自主品牌的天花板。”这位人士称,其实在政策支持的情况下,国内市场还是很有需求的,那么“有政策,有市场,卖得好是正常的”,但问题的关键是,自主品牌大多集中在8万以下市场,10万元以上基本没有成功的。
此次荣威350的定价预期在9~12万之间,这在入门级的中级车价格区间没有太出人意料。或许这款英伦血统的自主品牌将会打破这个魔咒?那么,无疑将给国内自主品牌带来一定的信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摘编。《中国商报·汽车导报》电话010-63045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