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不灭的汽车梦想 曾仁安欲重启"神箭"神话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2010年04月09日09:06
来源:汉网-长江日报 作者:张辉

  当吉利“吞并”欧洲汽车巨头沃尔沃,计划2015年把年产量增至150万辆时,他的黄陂“老师”曾仁安还在为年产1500辆电动场地车而奔波。作为我国最早的轿车自主品牌的掌门人——曾仁安欲重启“神箭”神话

  世博会上的“隐身客”

  与科荣车业董事长曾仁安聊起电动车进世博的话题,他有些犹豫:“这事能不能先不报道……”

  曾仁安何许人?或许这个名字让人觉得有些陌生,但提起“神箭”,以及“5万5圆您的轿车梦”煽动性广告,这个国内最早的自主汽车品牌恐怕有不少人记忆犹新。

  10年前,“神箭”陨落,掌门人曾仁安归隐江湖。如今,他现身新能源场地车领域,打造出“科荣”电动车品牌,意欲再次逐浪弄潮。

  近日,30辆科荣电动场地车开进了世博会,成为贵宾专用车,这让曾仁安很欣慰。不过,走进世博会后,这批电动车却不能姓“科荣”。

   原来,国内某摩托车企业成为世博赞助商后,专为世博会提供环保电动车,由于自身没有能力生产迎宾用的高档电动车,他们找到了曾仁安。

  这家企业在合同中这样要求:进世博后,这批电动车贴自己的牌子,科荣的车标不能用,科荣更不能用世博会宣传自己。

  曾为众多企业贴牌的曾仁安再次感受到了贴牌的无奈。

  黄陂走出的“钣金大王”

  “文革”刚开始,曾仁安就开始了“造车”生涯:在师傅带领下,为一些企业造货车。说是造车,其实是手工打造车厢和驾驶室。

  20世纪70年代,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在黄陂长堰的集体企业——汽车钣金厂,开始带班子接活。

  那时候,他为武汉几家国有汽车厂配套生产车身。在他身边,逐渐聚拢起一大批技术能人,找他合作的汽车厂越来越多,他成了远近闻名的“钣金大王”。

  1984年,曾仁安在黄陂横店买地5亩,投资13万建成黄陂汽车车身厂,第一次当上了民营企业的老板。他说,这也许是国内民营企业家首次买地。1989年,黄陂车身厂年产值已在400万元左右。

  几年后,武汉轻型汽车厂引进吉普车生产项目,由于技术更新不及时,经营陷入困境。该厂慕名找到曾仁安,求他帮忙出点子。

  曾仁安把其车窗玻璃由平板改成弧型,市场大卖。

   后来,曾仁安甚至为这家企业代工生产整车,虽然年产量仅数十台。在摸索中,他完成了从做配件到整车生产的跨越。

  “神箭”引来李书福求经

  细心的曾仁安发现,轿车的市场需求量极大。

  对汽车整合颇有研究的曾仁安大胆设想,用微面的底盘,加上自己制造的车身,打造出一款百姓买得起的“轿车”来。

   随后,曾仁安成立“武汉神箭汽车工业有限公司”。1994年,经过反复打磨,贴有“神箭”车标的第一台样车终于开发出来。

  至今,仍有一些人记得那款“神箭”车的模样——尾巴翘翘的,“身材”虽不甚协调,但每辆5.5万元的价格在当时足够吸引眼球。1997年,湖北举办的中部五省招商会上,售价4万8的“神箭”成为关注的焦点。

  “神箭”轰动一时,引来了如今的吉利总裁李书福找他“求经”。1997年,曾仁安在自己的车间接见李书福。当时,李书福还在生产摩托车,对轿车一窍不通。考察完车间后,李书福邀请曾仁安去自己厂里指导,曾仁安如期赴约,还带去了一批工程技术人员。

  屡次成为政策弃儿

  或许是生不逢时,国家首个汽车产业政策却让“神箭”难以前行。

   政策规定:1995年底前,国家不再批准新的轿车、轻型车整车项目。现有的汽车生产企业只能扩产,不能增加,同时没报批国家目录资质的停止上牌。

   曾仁安哀叹自己运气不好,但他不得不带着“神箭”找市场,有了客户之后,再通过各种关系为它上牌。

  此时,神龙公司的“富康”汽车已开始上市,这让“神箭”的存在变得微妙起来。有领导质疑:既然湖北有“神龙”,为什么还弄出个“神箭”来,难道是用“神箭”射“神龙”吗?

   之后,一纸勒令文件终结了“神箭”的征程:以生产规模太小,不具备国家生产资质为由,点名让“神箭”停产。

  绝望之际的曾仁安得知,在西安有家秦川轿车厂停产,他找到这家轿车厂,双方很快达成合作协议。

   曾仁安根据“秦川”的技术参数开发出50台样车,准备去西安进行投产剪彩。不想,国家又一道“汽车令”出台——国家汽车生产取消目录管理,向国际学习引入公告管理,同时停产“化油器”5座轿车的生产,要求轿车发动机排放达到欧Ⅰ标准。

  新政出台时间为2000年6月28日,7月6日在媒体公开。他的50辆轿车正在所禁之列,他再一次被挡在了政策门槛之外。

   这让曾仁安筋疲力尽,也彻底对自己的轿车梦死心。他回到湖北清算债务,申请破产,从此,带着他的“神箭”汽车,从他钟爱的汽车业中悄然隐退,淡出江湖。

  三次与机遇失之交臂

  在以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的现代汽车工业时代,以手工作坊起家的曾仁安屡屡碰壁。

   李书福“求经”3年后,他的吉利一步步壮大,“神箭”却无力起飞,最终停产。曾仁安最艳羡吉利的,是其宽松的发展环境,以及资本的投入。

   对于“神箭”的陨落,曾仁安这样总结,有客观原因,更致命的是自身问题无法回避——“非运不顺乃力不济”:

  ——首先,自己的视野不够广。每次政策出台时,先兆已十分明显,如果及早采取措施,也许有些事情可以挽回。李书福之所以能坚持下来,有其执着的一面,也与他对政策的把控能力相当出色有关。

   ——其次,品牌意识不强。除了“神箭”外,曾仁安大部分时间是为别人贴牌生产。虽然也赚了不少钱,但一直未能打造出自己的品牌。

   ——最后,不懂资本运作。一直靠自己积累的曾仁安,最高峰的资产约有4千多万元,相对于资本集中度高的汽车行业,这只算是很小资金。

  在发展过程中,他曾三次面临机遇,但都与之错过。

    东风公司曾投入了2.5亿,建成了一条“小王子”轿车生产线,东风有意让曾仁安接手“小王子”项目。

   这让曾仁安吓了一跳,自己的固定资产加起来不过数千万,怎么接手一个块头比他还大的生产线,收编一事就此搁浅。

   第一次机遇远去了。

   随后,第二次机遇来临。省汽车公司提出,愿意出资控股神箭公司。曾仁安摇头不干,他认为,被控了股,企业就成了别人的,划不来。

   后来,一位市领导提出,让“神箭”搬出相对偏僻的黄陂横店,搬到汽车业相对集中的沌口,又被婉言谢绝。

   曾仁安说,三次机遇抓住一次,对“神箭”来说就是救命的机会。

  “神箭”归来战江湖?

  科荣车业的加工车间,是一栋别人搁置许久的12亩厂房。

  神箭破产后,曾仁安无法割舍汽车情,依然在其边缘领域徘徊——生产加工场地车这种低速车。新能源兴起后,他敏锐地感到,电动场地车将成为这个领域下一个热点。

   如今,他倾力打造的新品牌“科荣”,无论是资金,还是知名度,都无法与当年的“神箭”相提并论。

  曾仁安不得不又走上贴牌的老路,给一家大型汽车制造企业贴牌生产电动车,一贴就是8年;为别人开发生产电动游览车,其产品甚至走进了北京奥运会。

   去年8月,曾仁安拿到电动车生产牌照。“这一次,我是先拿到国家承认的资质再批量投产的。”曾仁安说。

   根据其计划,“科荣”电动车今年将生产1500辆。3年内,做成国内电动场地车的龙头老大。

  对曾仁安来讲,其孜孜不倦、屡挫屡战的创业精神着实让人敬佩。当下,汽车的发展环境与10多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语,“科荣”能走多远,“神箭”能否重演神话,这一切还需要事实来回答。

 

  

(责任编辑:柳鹏)

[我来说两句]

我来说两句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更多说两句>>  

精准搜索: 5万 8万 12万 15万 22万 35万 50万 70万以上
两厢轿车 | 三厢轿车 | 旅行轿车 | 敞篷轿车 | 运动轿车

更多 >>搜狐焦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