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中国车企频频海外并购 许谁一个未来?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2010年04月22日07:46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杜悦英

  在位于北京的一家颇具规模的汽车市场转悠了一大圈之后,沃尔沃的身影终于出现在孟一山面前。“您看看沃尔沃?”卖车的小伙子忙不迭迎上来。孟一山点头,忽然,他发现其中一台样车车尾上有“长安沃尔沃”几个字,眉头皱了一下。

  小伙子赶忙“救火”:“长安沃尔沃跟进口的没什么区别,价格可便宜多了”。孟一山不等他说完,反问一句:“这里面有多少零部件是原装进口的?真完全一样?”小伙子也不争辩,转而道,“您买车的预算是多少?要不您看看进口车型吧”。小伙子指着停在“长安沃尔沃”旁边的两款SUV说。“就这两款是进口车型?”孟一山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是啊”,小伙子说,“我们这里的车型已经够全的了”。

  “我再想想”,孟一山准备离开。“宝马保时捷!”,旁边的经销商一见有人经过,赶紧趋步上前。“沃尔沃都卖给吉利了,您如果现在买了,不担心今后的保值、维修问题?”这名经销商悄悄地问孟一山。孟一山知道,沃尔沃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但他还真没想过,如果按照吉利福特的原定计划,双方在今年第三季度完成关于沃尔沃的交割后,沃尔沃将有怎样的未来。

  孟一山今年46岁,在京城经营一家文化公司,住市值过千万元的独栋别墅。照一般人的眼光看,他属于豪华车的主流消费人群。

  并购冲击波

  纠结了一周,孟一山还是对沃尔沃念念不忘。“要说安全,我还真信不过别的牌子”,他这么想。

  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倒也深谙“孟一山们”的心理,将吉利沃尔沃的关系拿捏得恰到好处。“未来吉利汽车沃尔沃轿车是兄弟之间的关系”,作为家长的李书福一边努力拉近吉利沃尔沃的距离,但似乎也不愿这对兄弟亲密得过了头,“吉利吉利沃尔沃沃尔沃”。在最近的一场关于并购的媒体见面会上,李书福说。

  李书福一直强调,吉利沃尔沃是两个具有不同根基的品牌,应当保持各自的独立性。“沃尔沃汽车将保留自己的鲜明特征,在瑞德哥德堡的管理下和新的董事会的领导下,继续专注在顶级豪华汽车领域的发展”,李书福这样规划沃尔沃的未来。

  孟一山曾经认为,沃尔沃吉利走在一起,是自降了身价,但李书福的话让他吃了定心丸,“感觉沃尔沃依然有很大的独立性”,他说。

  印象分虽然没有减,但孟一山还不想就这么掏钱下单。按照李书福的分析,沃尔沃亏损的重要原因是规模小,成本高,吉利要做大沃尔沃的规模。“规模扩大了,每一辆车所摊下来的成本下降了,利润就出现了。”李书福说。

  孟一山对这个战略有些担心,他觉得,过于强调成本和规模,会给产品本身的品质控制带来威胁。吉利“在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在沃尔沃有这种需求的情况下,能够提供给他们低成本的研发支持。”主管研发的吉利总裁赵福全并不回避这种可能性。“会有这种可能性吗?不过如果保证同样品质的话,便宜了还是好”,孟一山嘀咕。

  “吉利不生产沃尔沃”,李书福这么说,但吉利身上即将注入沃尔沃血液却是万众期待的事。“从品牌的角度说,收购沃尔沃吉利来说是好事”。长期从事汽车市场研究的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部主任徐长明判断。

  “吉利作为100%的股东,将通过沃尔沃拥有其关键技术及知识产权的所有权,同时拥有大量知识产权的使用权”,赵福全拨打着吉利收购沃尔沃的算盘,“沃尔沃拥有的技术吉利都是可以拥有的。”可以想像,沃尔沃吉利带来了很多可能,特别是在助力吉利实现技术整体升级上。

  未来会好吗

  与此前上汽控股韩国双龙、上汽南汽 购并英国罗浮车型以及北汽获得萨博部分车型知识产权不同的是,吉利将以全资控股曾经占有全球10%豪华车市场份额的豪华品牌沃尔沃轿车。“吉利并购沃尔沃,从2002年开始思考,一直到今天。”李书福坦言,吉利沃尔沃钟情已久。

  迎娶沃尔沃吉利的“彩礼”是18亿美元的收购价和后续运营的一部分流动资金,总共大概27亿美元。资金“我们都准备好了”,吉利财务总监尹大庆成竹在胸,“吉利的发展使吉利本身具备了并购相当于沃尔沃这么大规模企业的能力。”尹大庆说。

  吉利方面透露,上述27亿美元有一半来自中国内地,而国内资金有一半是吉利的自有资金;另一半资金来自包括美国、欧洲、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至于资金筹备方面更加详细的信息,吉利方面称,由于项目还没有最终交割,很多信息“现在还不便披露”。同样理由不能“被透露”更多信息的话题是,沃尔沃在中国究竟将落地何处。“饭要一口一口吃”,李书福这么表述,但外界也始终对这两个问题存有疑虑和担心,盼望交割最后成功,却也不免捏着一把汗。

  “现在沃尔沃所有的和它的供应商、经销商和其他合作伙伴之间的合同,我们都是尊重的。作为股东来讲,沃尔沃的运营是充分受到尊重的。”吉利新闻发言人袁小林透露,沃尔沃长安汽车的合作将持续到2018年。这意味着,吉利“等米下锅”的日子还要熬上一阵子。吉利要怎么度过这段“空窗期”?

  “把沃尔沃拿来马上要赚钱,而不是要输血。”李书福对于沃尔沃的未来有很大期许。但同为国内企业的联想、TCL、上汽在海外并购市场上的铩羽,给李书福提了个醒。

  其中,最令汽车圈人士扼腕的,是前几年上汽对韩国双龙的收购。连年亏损的双龙令上汽不堪重负,韩方工会也令上汽颇为头疼。2009年1月上汽向韩国首尔地方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放弃了对双龙的管理权。

  对于上汽的前车之鉴,李书福没有回避。“发展起来了,什么事都解决了。如果还是原地踏步,或者说越做越差,问题就来了。”

  中国企业和海外企业到底该怎么融合?对于外界最为关注的文化融合,李书福反而没那么多担心。他说,吉利汽车现有的员工也是来自几十个国家,不同国籍,不同成长背景,不同的宗教信仰。但他们“也都在吉利工作,也工作得很好,没有太大的所谓的文化冲突。”他认为,避免文化冲突要有方法,要设计一种科学的、适应吉利沃尔沃两个企业实际情况的组织架构和沟通方式。吉利对此很有信心,“我们有以前并购澳大利亚DSI公司以及参与英国锰铜公司发展的经验”。

  对于工会,李书福出人意料地给予了非常积极的评价,“一定要把工会理解成支持企业更好发展,形成企业强大竞争力和强劲生命力的非常重要的组织系统。”“我们也要认真去倾听他们在想什么,他们希望得到什么信息,他们有什么要求。如何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这才是我们要做的功课。”

  对于吉利,甚至对于中国车企,并购只是完成了整合海外资产的第一步。磨合不会一蹴而就,挑战仍在。这令人想起印度的塔塔汽车,当年他们将捷豹路虎从西方人手中收归囊中的时候也曾意气风发,但现如今呢?两年过去,经营状况恐怕乏善可陈。

  但吉利不是塔塔,沃尔沃也不是捷豹路虎吉利的未来会好吗?沃尔沃的未来会好吗?中国车企的海外并购之路会好吗?希望会是一个多赢的结局。

  

(责任编辑:刘林源)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我来说两句]
更多说两句>>  

精准搜索: 5万 8万 12万 15万 22万 35万 50万 70万以上
两厢轿车 | 三厢轿车 | 旅行轿车 | 敞篷轿车 | 运动轿车

更多 >>搜狐焦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