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跻身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但现在的中国早已不是易取易夺之地。在两年一度的北京车展上,全球汽车商意识到,开始讲究质量的中国对手将给他们带来严峻的挑战。
英国媒体昨日发表的文章称,中国一些制造商通过与他们的外国伙伴合作,迅速提高汽车质量,准备与大众、通用和现代等国际知名品牌较量。
外媒惊叹 质量提升 中国汽车开抢地盘
改进质量、低价战略……不论是奇瑞、比亚迪等后起之秀,还是上汽、北汽等国有集团,中国本土的汽车厂商都试图从全球大牌制造商手中抢走更多市场份额。
日产公司CEO卡洛斯·戈恩在北京车展上表示,“我对此坚信不疑,尽管需要一些时间。一些中国品牌正在努力争取信誉和技术,吉利收购沃尔沃就是其中之一。”
三菱汽车总裁西冈乔也同意这样的观点。谈起最近试驾比亚迪F6轿车,他表示印象深刻,“虽然还不知道这款车具体采用了什么零部件,但我感觉与他们原来的产品相比,进步很大”。
2009年的中国新车质量调研显示,国产汽车平均质量问题下降至2.58,而国际品牌平均质量问题为1.42。这表明差距在缩小,是中国汽车产业的一个巨大进步。
但也正是这一年,中国车主的投诉比2008年大幅上涨了近四成,有关汽车质量问题的投诉比例达到45.8%,高居第一。质量问题成为中国车主在过去一年里最不满意的购车和用车体验。
业内分析 丰田之后 汽车质量战将升级
美国媒体报道说,中国市场的爆炸性增长让汽车大厂都紧紧盯着,尤其是在丰田的全球性召回之后。但即使是知名的外国汽车厂商,也无法在中国实现闲庭信步般地扩张,市场红火的背后,一场汽车的质量大战正在悄然打响。
质量管理不仅是中国汽车制造商需要解决的问题,各大汽车公司也开始关注质量和品牌维护,即便是在产能扩充时期。历史证明,每当市场产销两旺时,质量问题就会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
通用国际运营部总裁蒂姆·李在车展期间说,“公司越来越重视汽车质量,我们已经看到这会带来什么。”
计划在中国增加25%经销商的福特也强调质量。其全球营销总监吉姆·法利说,“我们重视经销商的质量,胜过他们的数量”。
这些言论也许正预示着,谁解决了质量问题这个“软肋”,谁就将是车市未来的大赢家。
与国外合作 自主品牌要“质变”
虽然多数人预计,中国本土企业想在质量上赶超大众、丰田、通用等跨国品牌尚需时日,但分析人士认为,前者已在低端入门市场站稳脚跟,正在迅速成长为一股抗衡力量,并且,一些中国品牌的崛起可能比预估的时间更快。
日本媒体援引野村证券的汽车分析师侯延琨的话说,“中国汽车公司在技术和质量的路上前进,以他们的速度来看,几年之内,一些国内品牌将与国际品牌展开竞争,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中国之外的其它市场。”
他还认为,刚刚买下萨博生产线就推出北京牌轿车的北汽集团、成功收购了沃尔沃的吉利汽车,都将借助与国外合作提高中国自主品牌的质量。此外,比亚迪、长城和奇瑞也将是未来中国汽车军团的潜在赢家。
提升质量 我自主品牌在行动
比亚迪 提出“2010品质年”概念,提升现有生产系统和管理水平
北汽 通过收购萨博生产线,取得先进技术及完整的质量与制造工艺体系
奇瑞 打造亚洲最大的汽车研发基地,采用高于国家标准的品质控制体系
解放 引进通用汽车国际化产品质量监督体系,并接受通用质量控制人员把关
专家解读
增速太快 恐爆发汽车质量危机
不过,对于中国车企的突然崛起,英国《金融时报》却有些担忧,该报认为,中国汽车产品仍以西方国家或日本公司产品为基础。虽然价格便宜,但当人们仔细观察这些产品时,会发现其内在品质仍然存在缺陷。
汽车行业独立分析师钟师今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质量是车企的生命。在丰田大规模召回之后,他就曾发出警告:去年几乎所有的中国车企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这个增长速度太快了。
他说,我们管理的基础、质量控制水平本身就不够高,去年卖出的产品如果隐藏着问题,很可能会在今年暴露,他因此担心,今年可能成为汽车质量问题集中涌现的“爆发期”。
同时,钟师认为,如今中国汽车厂商确实越来越重视质量问题,北汽购买萨博生产线、吉利收购沃尔沃都体现了这一点。但是,目前国内还没有权威的机构测算中国车企的质量水平,评论我国车企与国际车企的质量差距一直是一个比较模糊的问题。不过我们能感觉到,中国车企的质量问题上升的速度很快。
此外,钟师补充说,质量不完全只是技术方面,还包括可靠性和耐久性,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在这些方面都应当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