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较权威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7月汽车数据公布,近几个月一直被业内重点关注的产销环比再次双双下跌,下半年车市的危机论再次风起,媒体纷纷表示对三季度后车市的忧虑,连央视也专门做了一期相关专题。七月产销数据说明些什么?车市真实情况到底如何?
环比下跌不可怕 态势依然增长
闻跌色变已成为国内车市的习惯,在长期供不应求和节节飞涨的刺激下,人们不但要求同比涨,甚至连环比的涨跌也成为考核要素。
其实从同比数据来看,乘用车产销量分别完成99.09万辆和94.62万辆,相比去年分别增长了16.42%和13.55%,而商用车的产销增幅也都在13%以上,增长势头其实依然旺盛。值得注意的是,整个6~7月份上市新车极少,主要销量都依靠成熟车型支撑,消费者的购车热情依然强烈。
下半年前景乐观 市场回归理性
中国车市的惯例,在度过7、8月份淡季后市场会逐渐走旺。对三季度后的车市,拉动因素依然不少。其一是新车刺激,从目前了解的厂家计划看,下半年有很多重量级的新车登场,例如东风日产玛驰、新一代锐志、沃尔沃新S60、别克新GL8、大众新POLO等,都早已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其二是政策刺激,首批节能环保补贴政策落实后,相关车型销量均明显上涨。但首批上榜车型数量不多,且皆以小排量微车为主,据可靠消息,即将发布的第二批目录将增加大量热销的中级轿车,对车市刺激效应可以想像;其三,从去年以来,主流车型几乎没有降价,降价促销空间十分充裕,6月底以来,很多品牌推出各种促销活动并得到积极的市场反应,可以预料,下半年会有更多充满诱惑的“促销节目”让购车人应接不暇,无法再坐等观望。
事实上,在发布7月数据之后,中汽协也首次将预期的年度销量目标由1500万辆提升至1600万辆,对前景依然看好。
库存尚可控 终端库存值得关注
业内高度重视的库存问题也有数据披露,截至7月底,不包括零售环节的汽车企业库存为54.91万辆,比月初增加4.44万辆。如果以7月份124.41万辆的汽车销量看,库存周期不到14天,远离警戒线,然而这只是企业库存,零售环节中的库存量却无法得知,到底经销商手上的库存情况如何?商家的库存压力有多大?这是我们迫切需要了解和关注的重点,也是中国车市实际库存情况的真实体现。
深圳观察:销量趋缓,压力不大
产销数据公布后,本报记者分几路走访了部分深圳经销商。从了解的情况看,7月份销售的确比过去略差,不过商家对7月的淡季早有充分准备,基本能完成当月销售任务。面对市场状况,深圳商家们纷纷主动出击,在7月推出大量促销优惠活动,例如马6推出最高达3万元的优惠,购车量立刻飙升,甚至出现严重缺货需提前半月订车的情况;主打VOLVO、陆虎、捷豹等进口豪华车的中汽南方也推出多项购车优惠,此前的库存基本得以消化;此外,结合节能环保补贴政策,东本、东风日产、海马、丰田等品牌商家也纷纷推出各种让利活动,销量拉动效果明显。对于库存问题,商家基本坦然表现:“有现车,也有库存”,“但库存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