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本本族好多年了,刚好有朋友闲置了一辆车,于是决定先把朋友的车借来练练手,准备开顺当了就买辆车,加入有车族行列。
在晚上空旷的马路上开了两个来回,感觉开自动挡的难度,并不比游乐园里的卡丁车高,于是,周一一大早,自信满满地开车上路了。
一路还算顺畅,到单位还不到9点,却被保安拦下了:当天单位有重要活动,像我这样没办停车证的,一律不让进!看我傻了眼,保安好心指点:单位对面小路旁边有停车位,停那去吧!
无奈之下,调头拐进那条小路。停车位在非机动车道上,与机动车道之间有栏杆隔离,而且已经停了几辆车。幸好,被我找到两个连着的空车位——以我现在的停车水平,如果只有一个车位,没人指挥,根本别想停进去!
硬着头皮,前进后退,左拐右弯,20分钟后,我终于大汗淋漓地将车停进了车位。大大喘了口气,正准备锁门离开,不知哪里钻出个收费员来:“这停车位要收费的,每小时6元。”不会吧,到晚上6点下班,还有9个小时,干一天活,难道全给停车费打工了?
看我进退两难的样子,收费员好心指点:“前面那个小区有空车位,你去跟他们商量一下,20分钟内把车开走,我这里不收你钱!”正好有同事住在那小区,于是,托同事打电话,七拐八弯地,终于解决了这一天的停车难题。可就在这个过程中,我车前面那个空车位,又停进一辆车。这么狭小的空间,要我成功将这辆庞大的SUV开出来……真要命啊!在收费员的指挥下,又花了20分钟,我终于成功将车挪出了那个车位。开进同事住的小区,理所当然地,停好车又花了20分钟。
从不迟到的我,开车上班第一天,迟到了一小时,全花在停车上。
第二天,要去城北见一个客户。难道有车了,还打的去?犹豫了两分钟,我作出大胆决定:自己开车去!
赶紧在地图上查了一下客户所在位置,充分计划好行车路线,提前半小时就出了门。可地图跟事实有很大差距,到了现场一看,到处是工地,地图上客户公司所在的那条小路,已经淹没在一个在建楼盘中。兜了好几个圈,就是找不到地方,约定的时间到了,客户不耐烦地打来电话:“你怎么还不来?”我只好陪着小心解释:“对不起,我迷路了……”这次约会,迟到了半小时。
转眼开了一个月车,停车行车不像最初几天那么手忙脚乱了。可细算下来,我家离单位4.5公里,每天上下班,加上找停车位的时间,起码40分钟。而高峰时间,单行线上公交车的通行速度,明显要好于拥堵的天目山路,我坐公交车上班,最多也就半小时!
再搭上每周洗车、加油的时间,这车,我还该买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