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近14万字是车尚书(微信账号:cheshangshu)独家发布,任何个人和单位未经本平台授权不得转发,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经授权转发需标明"来源:车尚书 "。
5、缺乏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在研发方向上,大部分自主品牌要么是逆向研发,要么是购买技术平台,要么是借用合资平台,虽然也逐步向正向研发转型,但整体仍然薄弱,创新能力不足。特别是在造型技术、电子技术、动力总成、精益制造等关键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在研发投入方面,据《自主品牌汽车发展战略分析》一文的样本分析显示,在研发投入、专利数量、研发人员规模等方面,自主品牌远低于国外品牌,大众汽车平均每个新车型的研发费用不低于7 亿欧元,而国内对研发投入较重视的某自主品牌车企,其新车型研发投入最高时也仅为0.2 亿欧元,后来每个新车型又降为0.02 亿欧元[2]。
在关键技术方面,以自动变速器为例,据科技日报数据,2013年,中国自动变速器市场需求达700万台,自主品牌的比重却不到1%。这意味着,我国每年进口自动变速器需要花费80亿美元。[3]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指出,“中国汽车自动变速器的市场发展,近几年以年均超30%的速度增长,外商合资企业生产和进口自动变速器长期居于市场的绝对主流。我国自主开发的自动变速器产品可靠性、耐久性尚待验证,是否能与整车匹配;大批量生产产品质量一致性能否保证,市场开拓和售后服务有待快速响应等。自动变速是汽车零部件技术中仅次于发动机的关键技术,工艺要求高、制造难度大、结构复杂,且自主知识产权缺乏,多受国外专利限制。”
6、缺乏系统战略谋划,战略管理能力不足。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自主品牌逐渐学会了战略管理,制定并发布中期事业计划,如东风公司发布了自主品牌发展的乾D300计划,发布了海外事业的DH310计划,东风乘用车公司发布了A1计划。但相比合资品牌,自主品牌的事业计划普遍存在着盲目追求高销量目标、缺乏系统支撑、资源配备考虑不足、变动频繁、宣贯不足、执行不力等因素,很多公司的事业计划沦落为一份看起来很美的PPT,指导意义微弱。大多自主品牌企业都只是学到战略管理的形,照葫芦画瓢,却没学到战略管理的神,重目标,不重体系支撑;重结果,不重过程;重计划,不重执行力和检核;重规模和扩张,不重风险控制和聚焦。
7、市场定位不准。很多自主品牌都存在贪大求全,盲目追求高端化,盲目模仿合资品牌,对细分市场、客户群体、竞品的把握能力不足,导致产品定位雷同、混乱、错位,广宣投放低效,自然难以支撑销量达成。如在产品命名方面,外资品牌为了提升本土消费者的认同感,普遍取中文名,很多自主品牌为了模仿部分外资品牌,取名都直接搞英文和数字组合,反倒没了中文[5]。以上汽荣威为例,产品名称都是数字或者数字加英文字母,350、550、750、950和W5,看不出有啥中文寓意。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自主品牌自身尚且对中华文化缺乏自信,何谈国人对自主品牌的支持和自豪?
8、全价值链能力弱,体系竞争力不强。企业的竞争,正从产品竞争、营销竞争、品牌竞争向体系竞争转变。受管理水平制约等因素影响,自主品牌企业在商企、研发、采购、制造、物流、营销、售后等环节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薄弱环节,并且体系的协同能力不足,导致企业的发展后劲不足。以比亚迪为例,在F3等车型畅销之后,推出分网销售、扩网计划,网点一度超过1000家,但企业的能力难以支撑这么庞大的体系,疯狂之后,就是各地不断的退网,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包括导致销量下滑。不仅比亚迪如此,奇瑞、吉利等自主品牌都是销量快速发展一段时间后,突然止步,甚至大幅下滑,如下图191所示,比亚迪、吉利、奇瑞都经过一段时间的迅猛发展,而后下滑,奇瑞从2007年37.82万辆增长到2010年61.80万辆,后续持续下滑,直到2014年才实现正增长,但销量水平始终未恢复到2009年水平。比亚迪从2007年10.01万辆迅猛增长到2010年51.98万辆,后续总体呈下滑态势,2013年恢复到50.62万辆,但2014年再次下滑到43.79万辆,尚未恢复到2009年销量水平。吉利汽车销量从2007年21.94万辆持续增长到2013年54.94万辆,2014年大幅下滑到42.58万辆,回到了2011年销量水平。
同时,自主品牌普遍学习借鉴合资公司的管理经验、营销、采购和全价值链体系,但部分企业对合资公司的经验亦步亦趋,忽略了自身的特殊性,盲目模仿,导致很多在合资公司有效、成熟的经验,到了自主品牌企业就成了形式,或者走样,效果大打折扣,甚至起负面作用。如在广宣领域,自主品牌普遍借鉴合资公司高举高打、全方位大投入大声量的做法,合资公司能支撑,并且取得不错的效果,自主品牌成效却往往不足,何故?不仅仅是合资公司有巨大的财力做支撑,更重要的是合资公司在产品规划阶段,有成熟的经验和充分的市场调查,产品上市之后销量与广宣投入时设定的目标往往能一致,自主品牌不仅财力不足,并且商品企划能力不足,大投入之后,销量未达预期,广宣设定的销量目标难以实现,单车广宣成本居高不下,加重了企业的财务负担。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