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导读
有关红旗轿车的故事,造型设计方面已经多有涉及,其它则鲜有讲述。我们的采访对象是第一辆红旗轿车的发动机设计者杨建中和底盘设计者华福林,请他们为我们讲述关于老红旗迄今仍不为人所知的故事。
·华福林:第一次尝试设计的是“和平鸽”卡车
·杨建中:一生从事发动机设计的不解之缘
本期合作媒体
本期出场人物
一汽老人口述历史:难以忘怀的红旗故事
嘉宾影像
历史-人物-事件归来总是一幕一幕 我们如此看待……
红旗防弹车路试人合影
第一幕:50年大庆 江泽民坐的检阅车仍是红旗防弹车
两位汽车老人均出生于1933年。 华福林:1955年7月毕业于山东工学院(现在的山东大学)自动车系汽车专业,同年进入一汽变速箱车间,负责机床维修。一年后调回设计处,之后致力于红旗轿车底盘设计。这位为一汽效力了39年的原一汽汽车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底盘技术专家,仍在生产前线发挥余热,现为浙江吉利汽车宁波工厂总工程师兼技术部部长。 杨建中:195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汽车专业。这位一汽汽车研究所的副总工程师、发动机设计专家为解决红旗轿车的发动机问题立下汗马功劳。由于工作表现卓越,杨老退休后被一汽汽车研究所返聘为终身设计师。现在,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吉利总裁技术顾问……[全文]
1967年合影
第二幕:华福林:第一次尝试设计的是“和平鸽”卡车
我1955年7月毕业于山东工学院(现在的山东大学)。那时学汽车的人不多,除了清华大学、华中工学院、山东工学院外,像天津大学和上海交大都只有动力系专业。我学的是自动车系汽车专业。毕业那年9月全国院校调整,华中工学院、上海交大,山东工学院等几个学校的汽车系专业合并在一起,这就是吉林工业大学的前身。 1955年一机部汽车研究所、长春汽车研究所分别成立,我的同学都被分到一机部,我去了一汽。分配的第一年,设计处大楼还没盖好,办公地点在伪皇宫。我9月20日去干部科报到时,陈科长对我说:“你先到车间干一年,我保证第二年把你调回设计处搞本专业。”车间就是摩托工厂变速箱车间,去干什么呢?搞机床维修……[全文]
全尺寸油泥模型
第三幕:杨建中:一生从事发动机设计的不解之缘
我1950年上大学,清华本科,学制5年,结果赶上第一个五年计划,大学生全部提前一年毕业。当时全国连续三个班都提前一年毕业,所以1954年就没有大学生了。毕业时我20岁,就分到一汽工艺处。当时的主要任务是突击学俄文,大家学习热情很高,一个月后可借助字典翻译工艺文件和图纸。一年后我还翻译出版了一本有关汽车发动机冷却系设计和制造的书。虽然那时稿费不高,但也相当于我两年的工资。解放卡车投产后我调回设计处……[全文]
第四幕:华福林:1958年就做了中国第一个自动变速箱
早在1958年我们就开始做自动变速箱。这在中国还是第一个,我们不但自主开发出来,而且还装在红旗上,生产了2000多辆,现在都成了宝贝车。防弹车开始有自动挡,后来觉得不安全,就把它改成了四挡手动。 第一辆装有自动变速箱的红旗怎么做的?这就是我们说的“赶庙会”。庙会怎么赶?就是把车拆了,零件摆到展厅里,组织全厂工人排队去看,让大家纷纷报名,看你能做哪个部件,几天能拿出来,你就抢。登记下来后,我们的技术人员就进行跟踪,从技术上配合……[全文]
第五幕:做红旗防弹车 “脑袋别在裤腰带上”
第六幕:华福林:各国元首访华都以坐红旗防弹车为荣
红旗轿车不仅是一辆汽车,它是中国汽车工人的骄傲,而且在各项国家政治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国外政要来华访问的时候,都把见毛主席、住钓鱼台和坐红旗车当作三个最高礼遇标准。这个是从尼克松访华开始的。 1968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要访华。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的黑格作为先期部队来检查安全,当检查到乘用车这块时,他本来想从美国空运一辆防弹车过来,周总理对他说:“不用,我们有自己的防弹车。”黑格不相信,他认为我们的防弹车防护性不行。后来他经过全面检查,最后说:“OK,就用中国的防弹车。”那时,美国总统出访哪会坐别国的车啊,这说明我们的车质量过关 ……[全文]
主持人后记:中国汽车的“后浪”死在沙滩上? 我要评论
有句俗语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中国汽车业的“后浪”却迟迟没有那股蓬勃昭然之势,只能让前浪犹在潮头。 两位年过七旬的汽车老人仍双双效力在汽车制造业的最前线,那段“激情燃烧的“红旗岁月却蒙上了厚厚的历史尘埃。 中国汽车业造车历史也有50多年,回首当初,却怎么都有点“旧时王谢堂前燕”的沧桑落寞之感。 两位老人的话言犹在耳:“30多年前,我们能够自主开发发动机、底盘、车身,做出防弹车,而且这是国家元首而非一般老百姓坐的轿车,30年后我们怎么什么都不会了?”;“要问那时为什么能想出来,能做出来?我们觉得是被逼出来的”。 这话其实不该仅仅是老人们的自问。
第94期回顾:夏治冰:汽车业竞争不够惨烈 比亚迪活得很舒服
比亚迪人真是敢想、敢干、敢说,“2015年全国第一,2025年全球第一”——这个目标可不是在手机电池行业,而是在汽车业。不知天高地厚的比亚迪,把许多“老大哥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大声嚷嚷了出来。 现在的比亚迪,不光是和通用、丰田这样的全球巨头们没法比,就是和国内的几大汽车公司比,也还是嫩了点。因此,对于比亚迪的宣言,很多人把它当作一颗“卫星”,或者是小孩子家的“大话”,当不得真。不过,比亚迪人自己却很当真。 在“江湖越老 胆子越小”的汽车业,突然冒出个比亚迪这样的“愣头青”,未见得不是件好事。——至少,让我们的行业很热闹,让未来多了一种可能性。
专题策划:晏成
专题制作:常亚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