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北汽和北内隶属不同部委,前者归第一机械工业部汽车局分管;后者归农业机械部分管。按照规划,北汽要为部队造吉普车,但它只能做车身,没有配套发动机,一机部打算在湖南建发动机厂。
下面有自己的想法。北汽和北内只隔一条街,如果就近配套,隔条马路就能送到,这比从湖南用火车运输过来可节省很多费用。有次在北京市委开会时,冯克来找我,他说,你们给我们配发动机,行不行?[更多]
2012年9月30日早上7时13分,90岁的冯克安详平静走完其人生最后一段旅程。在其治丧期间,习近平、李岚清、李源潮、何光远、包叙定、陈祖涛、孟学农、王勇、苗圩等领导和中组部、国资委、工信部、中汽协会、中汽咨询委员会、中汽老干部办公室、北汽集团及社会各方面人士都给予极大关注和关怀。在此,搜狐汽车邀请与冯克共同为中国汽车事业战斗的老战友、老同事、老朋友追忆这段历史。此次访谈,得到北汽集团和中汽咨询委以及冯克家人的大力支持与协助,在此一并致以深深的敬意。[详细]
2012年9月中旬一个平常的早晨,郑焕明(原北京汽车制造厂厂长)打开当天的《北京汽车报》,头版焦点区是张大图片,配发的文字大意是北汽领导慰问老同志。
本是一个常规的新闻报道,但有个小小的细节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发现,图片上只有北汽创始人冯克夫人王春玲女士,却不见冯克同志的身影。他感觉事情有些蹊跷,便给王春玲打电话。王春玲说,老头最近住院,我没告诉大家,目前情况还不稳定,医院不让探视……
2012年9月30日7时13分,90岁的冯克安详地走完人生最后一段旅程。就像一个轮回,2008年11月,我曾在此对冯克同志做口述历史访谈。那次见面,尽管经历过两次中风,但他然思路清晰。在两次长达四五个小时的访谈中,王春玲女士一直陪伴其左右。他们相濡以沫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如今,斯人已逝。
此次访谈,得到李本、胡信民、陈光祖、郑焕明、安庆衡、王淑静等老同志,及北汽董事长徐和谊、冯克夫人王春玲女士;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的大力支持,在此致以深深敬意。[详细][冯克同志生平]
就近配套 专业协作
本来北汽和北内隶属不同部委,前者归第一机械工业部汽车局分管;后者归农业机械部分管。按照规划,北汽要为部队造吉普车,但它只能做车身,没有配套发动机,一机部打算在湖南建发动机厂。
下面有自己的想法。北汽和北内只隔一条街,如果就近配套,隔条马路就能送到,这比从湖南用火车运输过来可节省很多费用。有次在北京市委开会时,冯克来找我,他说,你们给我们配发动机,行不行?[更多]
北汽把发动机的设计图纸、工艺文件、工艺装备等全部无偿转给北内,这真是无私的帮助。某种程度上,冯克同志拯救了北内厂。我跟冯克搭档近两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他搞党的工作,我负责行政。我们之间从没吵过架,也没大的矛盾。行政上事务,如全年计划、季度计划以及其他重大举措,上报党委,讨论决定……没想到他就这么走了。我跟王春玲同志讲,不愿同生,愿同死。…[更多]
我跟冯克同志相处过很长一段时间,正如徐(和谊)董事长(北汽集团董事长)所讲,他是北京汽车工业的创业者和奠基人之一。这个过程很不容易。那时政治运动较多,我曾到北汽搞过一次运动,冯克同志给我的感觉就是,他从来都实事求是,无论是批斗,还是写检查,从不乱说一句话,不牵扯到其他任何人,都是自己承受,为人非常正直。
他很少张扬自己,也很少接触媒体。对待同志非常谦和,实实在在地干工作。他一直保持这种特色。自己做的工作也不怎么对外讲,只是埋头干活。 [更多]
我认识冯克同志比较早。1960年代他是北京汽车制造厂党委书记,我在中汽总公司,我们相互认识,但没有很深的交情。 进入中汽咨询委后,胡信民任副主任,我当秘书长。冯克同志工作很放得开,刘守华同志去世后,他任主任,胡信民和张兴业任副主任。后来滕伯乐退休,我说,我70多(岁)了,比较粗心,(滕)伯乐工作做得比细,他当秘书长比较合适。我就退下来当委员。
冯克同志很谦虚。每次会议,他都参加,与大家见面。后来因身体原因,参会较少。但逢年过节我们都去看他,有重要事情时,胡信民和我会到他家里谈。他总说,你们干,我放心。……[更多]
北京汽车工业公司出炉
BJ212要批量生产,而当时北汽生产基地只有25万平方米,怎么办?李锐同志和冯克同志克服重重困难,形成东郊汽车一条街。并把发动机给了北内,变速箱和齿轮给了北齿,后来北内和北齿成为全国专业厂的龙头老大。在此基础上,李锐同志和冯克同志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向北京市委提出组建北京汽车公司的建议,得到万里同志和刘仁同志的支持。1973年7月北京汽车工业公司成立,其后几次易名。[更多]
不管身在何处,冯克一直关心北京汽车工业发展。直到晚年,他还惦记着要对北京汽车的后人们有个交代。他对我说,你看能不能写些东西,作为纪念。在他的具体指导下,我们一方面组织调查研究,一方面查阅历史资料,形成《北京汽车工业的历史回顾》一书。包括后来我写《汽车30年》那本书,也是基于冯克同志的影响。多年来我跟冯克同志一起工作,我对他充满敬意,我将永远怀念并向他学习。[更多]
现在只要一说起北京汽车,大家都会想起冯老,想起BJ212,想起BJ130,也会想起东三厂,想起北京汽车配件厂。正是冯老那一代老革命家为北京汽车工业发展打下基础,并且培养下一代北京汽车人。我脑子里经常想起BJ212试制成功的那张照片,冯老坐在车里。
(2012年)8月29日,我在友谊医院六层重症监护室里见了冯老最后一面。我知道他关心什么:一是北京汽车事业;二是中汽咨询委将在天津举行的年会。我向冯老汇报了这两方面工作进展。冯老当时已不能说话,但他心里非常明白,他拉着我的手点了点头。[更多]
冯克同志1953年从华北局调任北京汽车附件厂任党委书记。1954年我申请入党,最后一个环节是领导谈话,这是我第一次见他,感觉他既威严,又亲切,对党的工作很熟悉。
我跟冯克从认识到现在已58年。这58年里,在一起工作20年。我印象中,冯克为人正派,心地善良,平易近人;有能力,有水平,没有大官架子,对谁都很客气;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从不拉帮结派,从不整人,从不搞特殊化。这么多年来,汽车厂甭管多困难,老百姓没怨言,特别是老北汽职工,对他都很尊敬。我的另一个感受是他们夫妻恩爱,俩人共同生活63年,家庭和睦,从没红过脸。我经常说,冯克同志就是我们做人的楷模。 [更多]
继往开来 支柱产业
如今,北京汽车工业已成为肩负实现建设汽车强国的中国汽车工业骨干企业集团,我们已拥有世界知名品牌——北京奔驰轿车、深受国人喜爱的——北京现代轿车和产销连年保持全球第一的自主品牌——福田商用车和新能源汽车的企业集团。我们已经拥有一支与世界汽车工业接轨的研发团队、管理团队和技术工人团队。我们已进入中国汽车工业“百万千亿”级大型企业集团行列,成为发展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 [更多]
冯克同志的逝世,是北京汽车工业的一大损失,使中国汽车工业失去了一位好党员、好同志、好领导,我们将继承和发扬冯克等老一辈汽车人革命精神和光荣传统,大力发扬“奋力拼搏、团结协作、知难而进、志在必得”的北京汽车精神,艰苦创业,勇于变革,不动摇、不懈怠、不停滞,开启北汽“二次创业”的伟大征程,为实现北汽“十二五”发展目标,把中国建设成为世界汽车强国的伟大事业而努力奋斗![更多]
这一辈子我们是先结婚后恋爱。有同志评价我们是夫妻,也是战友;是知己,也是伴侣。2004年重阳节正好是我生日,他写了首诗送我:“年年重阳,今又重阳,老伴寿诞,天降吉祥,百合盛开,色佳味香,寒来相随,大有希望,远有故乡,来电相贺,近有子女,欢聚一堂,夫妇相映,一生之情,此情此景,多年未行。今秋集齐,时值庆幸。”当时他82岁,他说是写给“共同生活55年的战友”。
2010年时,他写的是“春吹香草千年艳,人与梅花一样清”。他说,“这是你的写照”。[更多]
斯人已逝
2008年11月,我曾在冯克同志家里对其做口述历史访谈。那次见面,尽管他经历过两次中风的打击,但他对自己的汽车人生,对北京汽车工业,对中国汽车工业的未来,依然思路清晰。在两次长达四五个小时的访谈中,王春玲女士一直陪伴其左右,并为我们做翻译(因中风,冯克同志说话有困难)。他们相濡以沫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如今,斯人已逝。[更多]
1938年7月,我们离开乐陵步行前往延安。前前后后,我们共走了3个月,走到延安时不到十个人。 到延安的第三天,抗大召开“讨汪(汪精卫)拥蒋(蒋介石)”大会。毛主席第一个出来讲话。
那时候见毛主席比较容易,我一周内连见他三次,都是在延安县城的大街上。过马路时,他下车,大家就能看到他。毛主席的车比较特别,就是现在所说的面包车,我后来知道那是爱国南洋华侨送给他的。[更多]北京汽车制造厂这个厂名是由朱德总司令题写的。当时,我给北京市委书记彭真同志打电话,本想请他题词,结果他说:“我给你找人,找总司令来题。”没想到,朱德总司令答应得特别干脆。从这年到1973年,他先后6次到北京汽车制造厂视察,并到宿舍看望职工,给北汽职工极大鼓舞。1958年7月27日,北京汽车制造厂正式挂牌。挂牌时整个一条街的人都过去了。北京汽车附件厂历史宣告结束。现在这块牌子还有,成了无形资产了。 [更多]
汽车记忆第十期:北汽创始人冯克追思录冯克追思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