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闻燃油税即将出台”的10位著名教授上书温家宝总理,认为燃油税方案所提出的税率过低,要求大幅上调,以更好地实现节能减排,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生态友好型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10位著名教授欣闻的是“择”不住“机”的历史将一去不返,他们质疑的是“择”住了“机”的方案没征收重税。
他们有话要说的态度之强烈,既体现为直接上书中央政府行政首长、“请温家宝总理百忙中关注这一问题”的高调,更体现为根本上不赞同国务院12月18日已决定实施的税费改革——他们表示:“1元燃油税完全不能向社会提供资源短缺的信号,3~4元/升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燃油税额度。此时正是引入这一中等强度燃油税额的极好时机”,而且“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10位教授的看法,不仅实质是反对政府已拍板敲定了的方案,而且据此前国家发改委通报征求来的公众意见的倾向,显然也得不到普遍民意的支持,所谓征收重税有与市场规律、公民利益、国家利益“三符合”的好处无疑难获共鸣,但为国计民生建言献策是他们的权利。
问题在于,他们既没说1元燃油税为什么“完全不能向社会提供资源短缺的信号”,也没说3~4元/升何以“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燃油税额度”。因此,他们拉响的“不然,未来20年间,我们将付出难以承担的代价”这声警报显得危言耸听,他们强调的“3~4元/升,才是充分利用了难得的时机”,这一自信显得信口开河。试问:怎么不提10元/升?理论上,还有足够重的税额能使社会不用一滴成品油呢。
当然,10位教授不会认为零供需最佳,他们提到价格杠杆、资源短缺、消费方式等的意思很清楚,按供给、需求、价格联动规律,以重税提升价格而使市场在减小的交易量上保持供需平衡,实现节能减排。但是,笼统谈这个经济学常识,不拿我国成品油的产出与消费形势、节能减排应有的调控目标、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税负公平的要求、行政收费的状况等具体且真实的数据说话,对燃油税额度,既证明不了1元/升不合时宜,也证明不了3~4元/升恰到好处。
建议对燃油税征收重税,10位教授须把理讲得清清楚楚。这应该是教授的过人之处,也是赢得公众尊重之本。
所以,10位教授的高调质疑若非炒作一把,满足于哗众取宠,就请用事实、知识、学养证明己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