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中国汽车制造业并购整合引领汽车业前进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2009年07月09日17:17
来源:《汽车观察》杂志 作者:杨锋磊 王剑 李丽

  中国汽车制造业最引人注目的并购整合实验已棋至中盘,这一次,谁将成为战争的主导?地方政府,还是企业?

  即便在被称为中国汽车工业史上最大的一次联合重组的“天一重组”完成后整整7年的今天,一向被认为“重复建设严重”的中国汽车业,变化似乎仍不甚明显——这让人未免略感失望。

2002年6月14日,当天汽集团董事长张世堂在人民大会堂与一汽集团总经理竺延风签字拥抱,并宣布将其麾下夏利公司股本的50.98%和华利公司的全部股权有偿转让给一汽时,曾让业界轰动一时——作为中国入世后的汽车业的首例并购,人们感叹其战略眼光之时,也在好奇企业间的并购整合会将中国汽车业带向何方。

  五年后的2007年12月26日,地点依然是人民大会堂,堪称中国汽车工业有史以来最大的并购重组案例,在国家发改委的主持下,胡茂元和王浩良终于并肩站在了一起。至此,“大上汽”的称呼更多替代之前“上汽集团”和“南汽集团”之名。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南签约的当天,除了胡茂元和王浩良两位主角之外,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广汽集团董事长张房有、东风汽车总经理徐平、长安汽车董事长兼总裁徐留平、江淮汽车董事长左延安等11家汽车企业老总悉数到场,按照发改委工业司某负责人的说法:“目的是让老总们也受受教育。”

  果然,在上南合作谢幕之后,他们真的由旁观者变成了“主角”——2009年1月14日,被政府编成“四大”、“四小”的一汽集团、东风汽车、上汽集团、长安汽车,和北汽集团、广汽集团、奇瑞汽车、重汽集团,在《汽车产业振兴计划》的推动下,须完成“国内年销量200万辆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要达到2家至3家,超过百万辆的达到4家至5家。占全国汽车销量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将由目前的14家减到10家以内。”

  一场轰轰烈烈的兼并重组大戏又一次拉开了帷幕。心急的资本市场已经迫不及待地采取动作了。东安动力股价自2月19日起狂飙直上,5天内最高涨幅达到45.6%。东安动力狂涨背后的推手,正是有关中航工业集团重组旗下东安动力、哈飞汽车昌河汽车三大汽车资产的传言,而中航汽车工业公司筹备小组成立已久以及挂牌在即则是“导火索”。中通客车、江淮客车、长丰汽车但凡与重组沾边的股票都成了热炒的对象。产业重组有望成为汽车板块新的投资主题。

  自6月8日起,金龙汽车的股价狂飙直上,8天内最高涨幅达到33.6%。其狂涨背后的推手,正是有关“四小”之一的北汽控股可能收购金龙汽车的东家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传闻。“我一直在奇怪为什么金龙股票最近涨得这么快。如果不是你们告诉我,我还不知道是我们的原因!”北汽福田欧V总经理樊文堂一脸恍然大悟。此时的他正忙着接手刚刚整合来的京华客车和京通客车的相关资产,在他一脸笑容的背后,新一轮的重组故事正在发生。

  北汽客车攻略

  一年前,《汽车观察》杂志关于北汽客车整合的设想和“客车将成为北京汽车新机会”的判断,曾引得业内议论纷纷。整整一年后,设想似乎正在变成预言。一个以欧V为主导的北京客车版块正走在整合的路线上。

  去年11月,北京的刘师傅在通州区张家湾开发区西区租下了一个门脸房,准备经营一个小商店,并把货架上摆满了日常生活用品。

  促使他做出这个决定的是这个门脸房的对面正是北京京华客车厂的大门,尽管这只是占地300亩的京华客车新工厂,尽管目前这里只是他们的一个办公地点,来上班的人还不多,但刘师傅已经打听清楚,等明年京华在大兴区的生产五厂迁过来的时候,这里将会有1000多名员工,他的生意会很不错。

  此时的京华客车也在上下忙碌着,新上任的董事长要在来年十月,让一个年产客车6000辆、销售收入有望破10亿元的生产线投入生产,彻底告别过去3000辆的年产能,京华将揭开向前发展的新篇章。

  然而,最近刘师傅却发现,原来在厂子大门旁正在建设的一个氧气站忽然停工撤走了,只剩下一堆土,继而他又听说是上面下来的“一个文件”导致了这样的结果。也让刘师傅的如意算盘落了空。

  刘师傅所说的文件,是今年5月底北京公交集团给其控股公司——京华客车下达的一份正式通知:“从即日起,京华客车正式转型,由过去自负盈亏的生产、销售企业,转型为公交维修服务公司。由公交集团整合京华客车的债务、职工、土地等,其他包括商标、专利、公告、设备等资产将与北汽控股进行整合。”

  过去的数年间,有关京华被收购重组的传闻不断,与北汽之间的重组也时常被人提及,但没人会想到,京华最后会以这样的方式改变自己的命运。

  2008年京华客车的销售增量排名全国第三,总销量增长658辆;就在今年5月初,京华甚至还宣布转型做旅游客车,根据京华的规划,到2009年10月,计划年产6000辆、销售收入有望破10亿元的京华牌旅游客车就要投产,届时,京华将完成一次产业升级与产品转型。

  然而,这一切都将随着京华客车变成公交维修服务公司的一纸文件成为烟云。

  欧V的梦想

  《汽车观察》曾经在去年7月刊封面故事以“北京客车的最后机会”为题报道了北汽整合北京客车板块的消息,指出北汽客车的整合可以最先脱颖而出,成为徐和谊做大北汽的第一步战略。但同时由于京华、京通各自的背景原因,北汽整合北京客车又面临重重阻碍。然而,多年的痼疾,如今似乎都已迎刃而解。顺利得让人不禁要怀疑: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另一条消息同样敏感而重要:北汽与福汽围绕重组的谈判,金龙汽车成为谈判成败的关键点。一时间,“北汽整合福汽的真实目的是为了将金龙客车收入囊中”的说法在业界盛传。伴随着这一传闻的除了金龙汽车股票的大涨,还有就是再一次强有力地证明了徐和谊做大客车板块的决心。

  “市里对咱们寄予的希望很大吧?”

  “是的,希望欧V客车成为客车龙头,争取5年后进入前三。”6月17日,北汽福田欧V客车公司总经理樊文堂告诉记者。

  虽然前期与京华、京通都有过密切接触,几位企业老总也常在一起想象北京客车整合的情景,但对于樊文堂来说,一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好办了”。而在“市里定下的方向”中,主要内容是将京华的有效资产无偿划转到北汽控股,在这样的“方向”下,京华也态度积极地表示:“北汽要什么京华就给什么。”

  眼前的氛围是那么和谐、轻松、喜气。在政府为主要推手的这一轮整合中,看起来没有勾心斗角,没有斤斤计较,有的只是一个大北京汽车的梦想。北汽将原为北京公交集团旗下的京华客车的无形资产包括商标、专利、公告等收入囊中,又将原为交通部系统重点客车制造厂、已停产多时的京通客车的部分有效资产以同样的方式通过政府划转照单全收,再以注资的形式壮大欧V客车的实力。而北京市另一家客车企业北方尼奥普兰由于属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在划分上也不属于北京市企业,暂不在此次重组之列。

  被整合单位人员的安置、遗留的债务等等以往整合中很难处理的问题这次并没有成为欧V的一部分,在收编一切优势资源的同时,欧V的肩上只有一个沉甸甸的任务:重振北京客车。

  在樊文堂办公室的旁边,就是福田欧V客车的生产车间,一辆辆装配好的漆着“××公交”的客车正从车间里驶出。

  “把京华的资产接收过来之后,我们的公交车还是主要在这里生产。设备我们并没有拿来多少,至于以后是否还会用京华的标,北汽这边还没有最后定”。樊文堂告诉《汽车观察》记者,在之前欧V与就底盘方面有过很好的合作,而京华的铰接车等资源又对欧V是很好的补充。

  事实上,在外界看来,此次欧V得到的优势资源除了公告外,更可以通过接手京华,得到北京公交市场每年公交车采购的这一大大的礼包。尽管樊文堂表示,在市场保护程度较低的北京,欧V还是会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参加北京公交市场的投标。不过,当各地政府开始在各地汽车产业重组中扮演起更重要的角色的背景下,谁又肯将自己的肥水更多地流到外人田呢?

  “京华”的未来

  就在人人都在为北京汽车的明天欢欣鼓舞的时候,京华客车的厂房前早已没有了以往的轰隆作响,没有了1400名工人劳作的身影。门前的保安拦住前来采访的记者:“里面没有人了,领导们都很难过,不会接受采访的。”

  隔着大门往里望去,这个曾经集生产、研发、销售为一身的北京市京华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如今将要变成公交维修服务公司,“京华”这个词将与这片土地告别。

  现在的京华除了残存在心中、年产能6000辆客车的梦想依稀还在,别的已经一无所有:原1400名员工由上级单位——北京公交集团,接收并分流至旗下子公司;多年积累的研发专利、生产设备等一并交与北汽控股整合;而在通州张家湾开发区的300亩地,将会改建为北京公交修理九厂。

  即便知道,被体制困扰多年、没有地盘生产资质的京华被整合是迟早的事。但京华依旧是委屈的:首先,2008年京华客车的销售增量排名全国第三,总销量增长658辆;其次,如果能在等3个月——2009年10月,年产6000辆、销售收入有望破10亿的京华牌旅游客车就要投产,届时,京华将完成一次产业升级与产品转型。

  即使这样,我们发现京华已经慢了。

  就在刚刚过去的6月,121路和74路已经换上由福田欧V生产的50辆混合动力客车,该车年均可节油7700升,减少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的排放27%和19%,接近欧Ⅳ水平。此举正响应了北京市政府全力打造国内最大混合动力公交车队的号召。

  在年底前,北京混合动力公交车还会从原有的10辆的增加到860辆,其中450辆新能源混合动力客车和350辆客车底盘,就会出现福田欧V的身影——位于京郊昌平的福田欧Ⅴ客车工厂,早在年初就已经是北京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面对最早实现产业化、大规模投入商用的欧Ⅴ混合动力客车,不仅京华,很多客车车企,都望其项背。

  也可能是提前嗅到了北京市政府要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京华5月公开声称退出公交客车领域,转型开拓旅游客车市场。但是让人失望的是,从其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6000辆旅游客车的销售利润是5500万,粗略计算每辆的利润仅为9670元,而福田公司明确表示:欧V混合动力比普通客车有着高一倍的收益。

  “效益不好。我02年就内退了,退休金从每个月806元降到了现在的775元”,已经60岁的京华老员工王师傅告诉《汽车观察》。虽然马上面临着被新公司接收,不过他显得很放心:“听说别的公司一年还能涨几十块钱呢,我的退休金肯定不会越来越少!”

  从《汽车观察》得到的最新消息,接收王师傅的是北京公交集团旗下的双层客运分公司。该公司运营的2132辆公交车中,不乏金旅、金陵、亚星–奔驰等京华昔日的竞争对手。

  山东重工:打造重工巨无霸

  和北汽的心情应该一样,在接过山东省委书记和省长亲手递过的“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时,谭旭光知道,一个千亿元销售收入的梦想正在等待他来完成。

  “早盘瞬间涨停”!身在山东聊城的中通客车,借着与“四小”之一中国重汽集团的“绯闻”,着实在3月份的股市火了一把。随着国家《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的实施,中国重汽作为山东唯一入选“国家队”的汽车企业,与北汽、广汽、奇瑞一样,被鼓励实施区域兼并重组。而山东省政府也早有将省内钢铁、石化、商业和汽车等行业资源进行整合的意愿,加中国重汽与中通客车都隶属于该省国资委,这难免让外界猜测这二者会不会有故事发生。

  同时流传的还有潍柴动力与山推股份之间“谈婚论嫁”的消息。在3月4日山东省发布的《山东省汽车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要“重点支持潍柴动力、山东省汽车集团和山东工程机械集团的联合重组”,培育8—10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其中营业收入过1000亿元的两家。而去年10月18日,山推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江奎因工作调动原因辞职,耐人寻味的是江奎的现任职务则是潍柴控股集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总经理。

  一切都是那么扑朔迷离,虽然当事方都用不同的形式极力澄清“真相”,但是有的事情在后来还是发生了,不过主角只有一个——潍柴集团,这个在去年与中国重汽都各有500亿元销售收入的汽车集团。

  千亿集团浮出水面

  5月22日,谜底终于揭晓——谭旭光由潍柴集团董事长升级为山东重工集团董事长。该集团注册资本3000万元,资产总额达到310.6亿元,横跨汽车和机械工程两个行业,是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和山东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全部国有产权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

  对于山东重工集团的成立,山东省委省政府前所未有地重视,就在揭牌仪式当天,在山东大厦的千人大礼堂里,山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姜异康,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率领几大班子领导和省直有关部门、部分省管企业、金融单位主要负责人悉数到场出席,姜异康、姜大明亲自为山东重工揭牌。

  如此高调的揭牌仪式,其蕴含的深意不言自明,一方面山东重工集团承担着造山东装备制造业新品牌并做强做大的历史使命,另一方面也表明政府倡导重组的鲜明态度让当天请来观摩的其他省管企业体会一下。

  的确,与已经成立的山东钢铁集团重组类似,政府的力量在此次重组中起到了主导作用——5月7日省长办公会讨论的方案即是由山东省国资委提交的,而参与重组的这三家企业集团也均为国有独资企业。5月22日潍柴动力和山推股份分别接到公司第一大股东潍柴控股、山工集团通知,根据省长办公会议纪要,原则同意对潍柴控股、山工集团有限公司及山东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实施重组,组建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三大集团的重组不仅整合完善了山东省的汽车零部件上下游产业链,也将为产能扩张、产业升级提供更大的空间,目标直指千亿元销售收入。此次重组并没有采用以某一集团重组另一集团的方式,而是由山东重工集团将潍柴控股、山工集团、山汽集团的产权划转至其名下,形成一家控股公司下辖三大集团的格局。但显然,看似三家公司是平行整合,但是潍柴控股在三家的实力最突出,将在日后山东重工的决策中享有更大的话语权。

  重组后,山东重工集团与所属企业之间建立规范的母子公司管理体制,按照《公司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重组设立的山东重工集团,其权属企业的法人地位不变,重组实施后,潍柴动力、山推股份最终实际控制人不会发生变化。目前,潍柴控股持有潍柴动力14.92%的股份,山工集团持有山推股份21.10%的股份。

  三条路径实现目标

  就在山东省委书记和省长亲手揭开“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牌匾的那一刻,谭旭光知道,一个千亿元销售收入的梦想正在等待他来完成。

  在整合以前,潍柴集团就已经将“力争2012年销售收入突破一千亿元,进入世界五百强”作为发展目标,谭旭光认为通过此次的大规模的兼并重组,将会缩短这一过程,“新组建的山东重工具有实现1000亿元收入的实力。”

  虽然山东重工内部业务庞杂、经营地分散、企业文化差异较大,所以整合中遇到的困难对山东重工来说很可能是极大的考验。对此,谭旭光表示:“潍柴控股集团去年收入500亿元,山工集团大概70亿元,山汽集团20亿元,三大集团累计有600亿元左右的收入。去年这三家集团又同时面临着金融危机这样的大背景,从发展角度看,这三家企业的产品未来具备1000亿元的销售收入实力。”

  加上潍柴控股此前曾成功收购、吸收合并湘火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企业并购重组、资本运作方面有丰富经验,这些经验对新的山东重工都是宝贵的财富。谭旭光表示,新成立的集团将重点抓好战略规划、抓好财务管理以及产品研发平台的建立。尤其是新组建的集团拥有管理、工程、金融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620人,国家级研发中心4个,省级研发中心6个。

  “这次重组是三个企业由于共同具备产业的协同效应,形成了价值的统一,新集团没有同业竞争,有利于协同发展。”谭旭光指出,首先潍柴控股集团是以生产发动机著名,所以将会进一步强化其动力系统的独立配套地位,打造全球最大的动力系统制造基地。在2005年8月吸收合并湘火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后,已经拥有完整的重型汽车产业链,它的战略定位就是集成动力技术和通用性动力企业。

  其次,以山汽集团为主体,将对分布在集团各企业的汽车零部件资源进行全面整合,迅速形成集团内产品布局合理、系统集成度高、物流成本低的乘用车零部件平台。山汽拥有的多个零部件企业主要集中在青岛、威海、烟台,而湘火炬原来也是汽车零部件企业,经过三年整合,潍柴控股集团旗下也拥有了乘用车板块,产品有空调、火花塞、轿车变速箱等。新

  集团成立后,这两个乘用车零部件板块将进行一次整合,力求打造我国最大的乘用车零部件集团。

  第三,山工集团则将继续保持国内推土机行业第一的优势地位,努力进军世界万台产能强势企业行列。它将按照上市公司股东的要求以及董事会的战略定位,积极发展推土机事业,新集团将支持山推发展。它发展的同时也会扩大潍柴动力系统配套的范围,发挥好两个集团之间的协同效应。

  “从未有过与中通客车重组的想法,”谭旭光胸有成竹,在他看来,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如何推进三条战略顺利实施,尽早完成千亿销售收入的梦想,而不是其他。

  在6月19日山东重工在济南揭牌的第二天,他就赶往了200公里外位于济宁市的山推股份,正式考察了山推国际事业园新工厂和研究院。

  奇瑞江淮:门当户对的烦恼

  大的整合小的,强的整合弱的,这对于北京和山东是件理所应当的事,可却给同样有着大汽车梦想的安徽出了难题。奇瑞江淮重组姻缘大戏曲曲折折,扑朔迷离,引的众看官是欲罢不能,而江淮股票的小散们更是艰难抉择,买还是不买,这是个问题。

  6月1日,江淮汽车发布公告停牌,原因是有媒体再度预测奇瑞江淮将会联姻,6月2日发布澄清公告称暂无与奇瑞汽车重组方案,并且,鉴于公司及控股股东均为国有控股企业,目前尚无法预知未来三个月是否会发生相关重组行为。

  股市先行者

  实际上,从5月12日至5月27日,在绝大多数汽车企业股票相继进入调整之际,江淮汽车股价飞流直上,从4.6元涨到6.3元,涨幅达到近40%!而6月2日澄清复牌,又是一个大涨,原因何在? 中原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徐敏锋给记者答案:“市场对江淮奇瑞的重组有较强的预期。”而这种预期源于《安徽省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广汽、长丰重组喧闹了两年,在国家鼓励汽车重组的背景下闪电结婚,长丰股票从4月29日狂飙,直至长丰发布公告确定重组事宜的5月18日才停止,而此前的5月15日,媒体向长丰方面了解事情进展情况时,品牌推广部部长李晖仍表示“不清楚”。 事后,长丰总经理陈正初说“重组就像谈恋爱,只有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才会公开”。

  潍柴动力、山工、山汽重组之前媒体已经爆出新闻,结果是潍柴停牌一天澄清流言。

  一件件重组大事都在媒体的“谣言”中变为现实,“在国家政策鼓励下,现在的传言变得越来越靠谱。”徐敏锋如是说。那么,奇瑞江淮靠谱么?

  大安徽汽车

  5月12日,安徽省公布《安徽省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下称《规划》),表示支持奇瑞江淮、华菱、昌河扬子、全柴等汽车企业按市场原则在省内进行联合重组,力争形成一个产能百万辆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进入国家重点支持序列。“通过联合重组和调整,培育1个具有100万辆产销规模的大型汽车整车制造企业集团,2~4个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集团,5~7个汽车产业集群。”奇瑞江淮是目前安徽省内规模最大的两家整车企业,要打造《规划》中所指的1家100万辆级别的大安徽汽车集团,此重任非奇瑞江淮莫属。

  据安徽省汽车行业协会会长梁华平介绍,早在1999年安徽省政府就通过了省内汽车工业重组方案,打算将奇瑞江淮、安凯整合,结果因为全国性的机构改革迟迟未能进行,2006年,江淮奇瑞再次规划重组,奇瑞要靠江淮实现上市,江淮要使用奇瑞的轿车车生产目录,两厢情愿的事情本来顺风顺水,可随着江淮轿车目录顺利获批,这方案又一次落空。

  十年磨一剑,现在是金融危机大背景下的全球汽车产业重新洗牌,中国要在新的格局中占据制高点,实现自己汽车强国的梦想,国内汽车产能过剩、技术实力缺乏、满池子虾米没有大鱼的现状必须要改变,所以中央政府从上而下大力推动汽车产业的整合,而奇瑞作为四小之一被点名提出,安徽省无论如何也要利用这次机会壮大安徽汽车产业。

  梁会长说:“《规划》指明了安徽省汽车产业发展的方向,理论上讲,奇瑞江淮重组带来的结果肯定是利大于弊,安徽省汽车重复建设非常严重,奇瑞上商用车,江淮上乘用车,对资源造成极大浪费。而且整合重组是整个行业的大趋势,自己整合不好就会被别人整合,国家鼓励的200万产能企业怎么产生?四大企业虎视眈眈盯着呢。昌河扬子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原来是安徽的企业,安徽没看住,合肥昌河变成了江西昌河扬子本在皮卡行业排名第二、三,结果却让长丰控股了,这就是教训。”

  与此同时,广汽迎娶长丰也给各汽车大省提了个醒:必须张开翅膀护好自己的地盘。于是山东省内开始了潍柴控股、山工集团、山汽集团三家重组进程,新诞生的山东重工集团将肩负起山东打造千亿汽车零部件集团的重任。

  在这场地方政府的力量推动的变革风潮下,安徽又怎么能让成为汽车强省的梦再一次破碎?全国范围内的重组是大势所趋,安徽又怎么会让别人的手伸进自己的口袋?

  “小企业”争独立

  从奇瑞江淮重组传闻伊始,两企业领导就疲于辟谣。奇瑞汽车有自己的乘用车和商用车,在国内汽车市场上战绩显赫,也是自主品牌汽车的希望,而江淮汽车资金充裕,也已经发展成为以轿车、轻客、轻卡、大客车为主的比较全面的汽车企业,两者谁都没有弱到要依附另一方的程度,各自独立发展壮大是企业的终极梦想。“两者实力相当,这是重组最大的障碍”。

  从企业领导人看,尹同跃带领几个人在12年前的一片荒芜之地,用30万元创立起了奇瑞,这其中付出的心血自不用说,自己的孩子给别人?不能!江淮左延安军人出身,个性刚强,带领着江淮驰骋商场,委身于他人?绝不!

  那么,如果没有谁吃掉谁,而是强强联合呢?奇瑞乘用车和江淮商用车优势互补,两者在管理、技术、生产、销售渠道、采购等各个方面资源共享,这是否可以接受?

  姻缘可能性

  纵观尹同跃和左延安辟谣的所有言论,两个人均强调双方不存在谁整合谁的可能性,但是,都同意双方应该有更深一步的合作。尹同跃曾回应媒体说,自己与江淮汽车董事长左延安关系非常好,江淮在多功能车、轻卡和汽车底盘等方面非常优秀,江淮奇瑞的互补性非常强,从技术、从组合方面很多机会都可以合作。

  左延安说,合作的方式很多,如在生产方面,国外有些企业集团就有合作,一条生产线上同时生产两个品牌的产品,这“就是制造资源的共享,还有配套件的资源共享”,“在研发方面,有些东西你研发了,又愿意卖,价格合适我就买,我又何必投资若干亿元去开发呢?在市场贸易的框架下,受到市场竞争的强大压力,两个合作者必须这么做,不这么做,产生的效益会受影响,这种合作实际上我们已经在做了。这个层面的合作是很容易的,合作过程当中没有太多的成本”,“关键的问题是,企业的重组要解决什么问题?就是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这是最重要的。那么,从政府的角度讲,现在为什么强调重组?江淮汽车对重组一定举双手赞成,只不过要遵循市场规律办事”。

  左延安曾笑称“江淮是八路军,奇瑞是新四军,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两支革命队伍,都是抗日武装”。奇瑞是安徽芜湖市国有投资公司控股,江淮是安徽省国资委控股,这虽然牵扯市政府和省政府的利益,但是不难解决,关键时刻,芜湖自然只能选择成全安徽的整体利益。

  “其实最大的问题就是人的问题,只要两个企业的领导层面安置妥当,其他的任何问题都可以解决。作为国有企业领导人应该放弃小我,成全大我,站在整个安徽乃至全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问题,不去太计较企业、个人利益得失,如此,安徽汽车产业方能实现质的飞跃。”梁会长说。

  一位汽车行业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奇瑞江淮重组一定能成,企业领导人不一定是障碍,左延安今年已经60周岁,按照惯例,应该到了退休的年龄了,当年长城老总裁汪兴益因为年龄61岁退出。”梁会长也同样认可这种说法。

  剩下的,就是找到一个能够让两个企业更好发展的重组方式,实现1+1>2的理想。

  重组方式猜想

  记者整理各路专家和梁会长的看法,大致得出三种可能的途径,第一种可能性是江淮乘用车公司与奇瑞整合,而奇瑞的商用车公司则整合给江淮,这样就能够充分利用各自优势,两个企业都能够在各自的强势领域拥有更大的产能和更广阔的平台。

  第二种可能性是“空降兵”,由安徽省国资委成立“安汽集团”,空降一新人作为集团董事长,将奇瑞江淮纳入旗下,让两个分公司慢慢磨合谈恋爱,以期望“日久生情”,没准不用省政府操心,两企业自己就主动靠拢了。

  第三种可能性是“产业联盟”,以江淮奇瑞、华菱为骨干,将安徽省内的其他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和服务公司都整合到一起,形成类似于前苏联的共合体,进行区域内优势资源的整合。这可以实现安徽省汽车工业质的飞跃,形成一个国内产品最齐全的自主品牌企业。一个大汽车王国的宏伟蓝图指日可待,这令人振奋。

  奇瑞江淮是郎才女貌,门当户对,安徽政府又想保持安徽汽车的纯正血统,不愿意肥水流了外人田,只是两个人都要求独立、上进,个性强硬而能力相当,少了点联姻需要的“落差”,因而一个嫌对方没有小鸟依人的柔情似水,一个嫌对方不够高山仰止的伟岸,如同将要被父母婚姻包办的儿女,百般扭捏,小声反抗,但是胳膊拧的过大腿么?更何况还有中央政府这个太上皇的首肯?更可况婚姻也不是非要一个牺牲自我,唯唯诺诺听命于对方,大可以举案齐眉,共谋发展。

  你们就从了吧。

(责任编辑:田禹)

[我来说两句]

我来说两句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更多说两句>>  

精准搜索: 5万 8万 12万 15万 22万 35万 50万 70万以上
两厢轿车 | 三厢轿车 | 旅行轿车 | 敞篷轿车 | 运动轿车

更多 >>搜狐焦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