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设计不止物理结构 "仿生"强化汽车性格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2009年07月10日11:39
来源:《汽车观察》杂志 作者:贾玥

  写生?仿生!

  相对于只有万把年文明历史的人类,亿万年演化而来的各种生物,当然更懂得如何在这个星球的环境中生活。

  性价比、空间、安全性……死板的竞争参数放在吉利熊猫身上并不适用,如同它的名字一样,摆在你面前的似乎不再是一辆A00级的国产小车,而是几万元就能带回家的“国宝”。

“继大众甲壳虫之后的又一款仿生车型”,吉利熊猫把“仿生”这个汽车设计中的基础词汇拎出来挂到国人眼前。虽然大众甲壳虫在设计之初跟任何昆虫都没有丝毫关系,吉利有借势宣传的嫌疑,但是熊猫的出世确实为看腻了自主“山寨版”汽车的中国消费者带来一丝清新感。浩浩华夏,地大物博,与其去“写生”别人,不如“仿生”出自己的个性。

  仿什么?

  “人类从未停止对自然的模仿。”中央美院交通工具设计中心主任唐庭斌向《汽车观察》记者感叹。最初的汽车只是马车的替代品,技术进步让人们对汽车的要求越来越高,向自然界学的东西也越来越多。

  如果按照最初的汽车设计,今天的全球环境问题恐怕要增加几个数量级。一辆轿车一年排出的有害废气是其自身重量的三倍。除去大量使用木材的低速时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汽车一如银幕上的变形金刚,全身钢筋铁骨。高密度的钢铁意味着巨大的自重,能源问题引起人们注意之后,工程师们开始想方设法为汽车“减肥”。铝的引进让汽车重量减轻不少,然而人们并不满足,就像当今流行的减肥话题,“如何再减一点儿?”材料创新受制于科技发展水平,短期内突破希望不大,那么结构上呢?宝马集团轻质技术专家将目光转向自然界,动物世界中经过数亿年繁衍优化形成的自然轻质组织似乎提供了很好的解决途径。哺乳动物和鸟类的骨骼内部是中空多孔结构,虽然质量很轻,但是强度却不差。通过向铝模具内充气或把将要发生化学反应的小颗粒注入铝模具,形成发泡铝。经过此工序,零部件的重量减少近20%。而且由泡孔组织制成的零部件,其强度和密度比极佳,在吸收能量、缓冲震动和噪音方面,发泡金属也具有传统材料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能。今天在你身边行驶的汽车,可以用2升发动机达到过去要5升以上发动机才可实现的性能,仿生设计功不可没。

  功能仿生弥补了人类创造力的局限。尤其是在空气动力学引进汽车工业后,人们惊讶地发现,很多鸟类和鱼类都具有堪称完美的线条结构。一大批流线型汽车产品纷纷问世。汽车高速运动时受到外界阻力的情况和鱼类相似,鱼类流线造型直到今天仍是汽车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奔驰公司日前推出一款仿生车,车头形状模拟鱼类头骨的生理结构设计而成,这种设计结构大大减弱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遇到的空气阻力。风洞实验结果表明,该车车头风阻系数CX值仅为0.09。1952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设计出“鱼型”设计曲面的别克牌轿车,除了具有良好的空气动力学参数外,坐进宽大的驾驶室内,如同鱼儿在水中悠闲地游弋,视野开阔,舒适自然。

  在汽车设计领域,具有借鉴价值的远不止物理结构。从美学和心理学的角度,仿生设计是强化汽车性格的利器。道奇蝰蛇的设计师们经过对真正蝰蛇的仔细观察,给这款超级跑车装上了一具无比犀利的“面孔”,冷酷、敏锐、蓄势待发正是设计师们想要传递给人们的。当站在这辆车前,似乎能感受到速度感带来的杀气。

  怎么仿?

  “经典仿生车型甲壳虫”、“保时捷鸭屁股车尾”、“奔驰蜜蜂眼车灯”谷歌一下汽车仿生,上述结果占据很大比例。然而一篇一篇仔细看下来,“甲壳虫”的名字来自美国人,保时捷上翘的车尾只是出于空气动力学考虑,奔驰的设计师至今不承认车灯设计和蜜蜂有瓜葛。原来这些“仿生”都是后人的点评。

  “设计师在进行汽车造型创作时,很多时候不是去模仿某一个生物的形态,可能是从这个生物身上得到了灵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观念,然后在设计中会通过某种方式体现出来。” 中央美院设计研究所副所长王选政告诉《汽车观察》记者。上世纪五十年代,福特的设计师们乘坐潜水艇下潜到加勒比海温暖的海水中,观察鱼儿游过舷窗时留下的优美曲线,以此来寻找设计灵感。人们纷纷猜测后来风靡全美的福特雷鸟敞篷轿车是否就是某种深海鲨鱼的化身,王选政认为,这是大众认知程度的局限导致的。“汽车设计是一个边缘学科,因为它需要的知识范围极为广泛,工程机械、美学、空气动力学、还有仿生设计需要的基础生物学知识。艺术来源于生活,这句话放在汽车设计上也非常适用。”汽车设计师更像一个博物学家,一款车型的设计,就是把生活中所有灵感元素系统归纳的过程,“仿生”无疑是位于基础地位的因素之一。

  中国式仿生

  中国自主品牌的仿生车型也有很多,但是设计灵感来源则很难冠以“原生态”的标签。“现在中国本土的设计师基本上还没有能力去获得本该属于国人自己的本土车型设计话语权。”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张崇朴对《汽车观察》记者说。在设计上,各个车系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德国车结实耐用,科技感强;日本车线条柔弱;美国车大气。唯有中国车,现在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设计特征,在外国人看来属于中庸的一类,俗话说就是 “面瓜”。

  “面瓜”也算是一种个性,兼容并包本来就是中国人的性格。可是中国自主品牌车型对国外产品的包容度太强了,乃至达到了“拿来主义”的程度。仿生设计作为汽车整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也被自主品牌“山寨”的阴云笼罩着。但是随着汽车产业发展的脚步,自主汽车设计也在努力走出别人的影子。用王选政的话说,“目前我们自主汽车设计已经到了浅层创新的阶段,这比过去的全盘模仿要好很多了。”在“浅层创新”阶段,本土的设计师已经开始在“写生”回来的设计上加入中国元素的成分。

  仿生设计能否为中国自主汽车设计指明出路?吉利熊猫已经打出仿生设计的旗号,虽然在专家眼中单纯的形态模仿流于肤浅,甚至吉利研究院内部的设计师也这样认为,“熊猫的元素应用过于直白,应该说反而不是成功的设计,只是相当于把熊猫图案贴到车身上而已。”仿生设计有两个层次,一个是仿生设计元素的表面应用,一个是仿生设计理念的内涵。吉利熊猫毫无疑问仍停留在“仿生设计元素的表面应用”层次,甚至在王选政看来,吉利熊猫的“仿生”纯粹是一种营销手段:“在严格的意义上看这不能算仿生设计,只能说是中国元素的仿生化应用。” 

(责任编辑:zhangliyue)

[我来说两句]

我来说两句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更多说两句>>  

精准搜索: 5万 8万 12万 15万 22万 35万 50万 70万以上
两厢轿车 | 三厢轿车 | 旅行轿车 | 敞篷轿车 | 运动轿车

更多 >>搜狐焦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