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报 汽车时尚报联合大型调查:中美质保期相差一半
汽车质保期即汽车的质量保障时间,汽车质保期分时间和行驶里程两个条件,厂商通常要求以先到为准。在这个期间内,在厂家规定的使用条件下,经检验并确认是因产品质量问题所造成的故障或零部件损坏,均由厂家提供无偿维修或更换相应备件。
质保期的长短很重要吗?它不仅仅是厂商的一种质量承诺,关系品牌信誉,更是直接关系到车主用车成本。质保期越长,质保范围越大,你获得的保障越多,你因为质量问题而破费的可能性就越少。特别是车辆进入中老年开始出毛病时,你会清楚地感受到两年质保期和四年质保期的不同。
当促销看上质保期
近期,上海通用成都经销商针对别克和雪佛兰产品推出了消费者自付费购买的延长质保期产品,消费者购买后可获得最多5年/12万公里的原厂保障,相比原厂2年6万公里质保期可谓延长不少。有的经销商还将这种延保产品当做促销礼品赠送客户,延长质保成为一种商品或者促销手段,在车市中算是新鲜事情。
新竞争时代打出质保王牌
近年来,汽车厂商都在喊和国际接轨,几乎成了车界时髦的宣传口号,“国外最新车型、国内同步上市”等说法不绝于耳。问题是,车型技术水平基本接轨了,价格基本接轨了,服务呢?
延长质保已成为目前车市的新热点。不管是原厂提供的质保服务,还是需要消费者购买的延长保修期产品,都成为汽车厂商最新的一种营销活动。近日,上海通用推出延长保修服务,消费者在购买新车的同时还可购买一份新车维修服务合同,在原厂2年/6万公里质保期后,根据选择的产品不同,车主自付一定费用便可获得最多5年/12万公里的原厂保障。在此前,东风雪铁龙、上海大众、长安福特也曾推出过类似产品,延长后的质保期多在4年/10万公里、或者5年/12万公里以内。
随着竞争的加剧,近年来很多汽车厂商在产品战和价格战打得筋疲力尽后又在质保期上开辟新战场。然而即使国内厂商已经开始在质保期上下功夫,车主得到的保障还是远比美国的车主少。对比中美两国同品牌的质保期差异,你会发现国内品牌基本缩水一半,美国市场上主流品牌的质保期,其最短的都是基本质保3年5.8万公里、动力总成4年/8万公里,而在国内市场,绝大部分合资车型都没有基本质保和动力总成之分,而是笼统地算作整车质保,质保期通常在2到3年,公里数通常为6万公里。
导致中美质保期不同的原因有很多,通过大量采访本报记者发现,国内本土品牌竞争力弱小、消费者不看重质保期是最根本原因。而其背后,厂商也有其自己的算盘,质保期其实是它们在权衡品牌影响力、利润、产品品质与定位、市场等多种因素后“算”出来的结果。而国内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也让质保期的长短成为厂商自己的商务政策,在这方面,它有自己的决定权。
多种因素造成的结果是:中国的消费者用基本与国际同步的价钱买来了基本上与国际相步的车,不过在得到的售后服务上却截然不同。
同车型中美质保期相差一半
美国市场主流品牌质保期最短的都是基本质保3年/5.8万公里、动力总成4年/8万公里。国内市场除现代和起亚外,绝大部分合资车型都没有基本质保和动力总成之分。
能保几年 厂家说了算
2004年年底,《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草案》出台,让人们以为期待已久的汽车“三包”政策可以很快成为汽车消费者的福音。然而3年多过去了,这项规定依然没有实施。
难产到快流产的三包政策草案规定“整车三包有效期为两年或者40000公里,以先到为准;损耗件的三包有效期达不到整车三包有效期的,由生产者明示在三包凭证或者产品使用说明上;整车三包和损耗件三包,自销售者开具发票之日算起。”这是目前国内唯一可见的关于质保期长短的相关规定,但是因为汽车三包政策并未正式实施,所以也就无从谈起。实际上,目前汽车厂家正在执行的质保期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规定。
没有了相关法律法规保障,直接关系消费者用车成本高低的质保期,因车厂对利润、品牌、市场等因素的考虑而变得有长有短了。
“以前中国汽车工业技术水平低,汽车多为生产资料,所以质保期相对较短,上世纪80年代就只有几个月一万多公里甚至还根本没有质保概念,而现在制造水平已经有了明显提高,汽车普遍进入家庭,再用较低的质保标准显然不合时宜了。”四川教育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副院长、四川省汽车标准化专业委员会主任陈士力表示。
事实上,质保期并不是厂商拍脑袋决定的,其长短是厂家综合各种因素而得到的。例如品牌影响力、产品品质、定位、利润、市场状况等等,都会成为影响质保期长短的因素。年轻品牌推出超长质保,可能是出于坚定消费者信心的需要;同品牌的高端车型比低端车型质保更长,可能不仅仅是品质更好,还是因为市场定位高,消费者看重增值服务;而且更关键的是,质保期直接关系到汽车厂商的利润。
据业内人士透露,一个运转正常的4S店,其售后利润一般占其总利润的一半以上!因为4S店的运营成本高,售后服务费用往往比其它专业维修厂和快修店更高,所以不少车主在车辆超过了质保期后,都选择到外面的维修店进行维护保养。翻看很多厂家的保修手册,你通常会发现消费者要享受质保服务必须在厂家指定经销商处保养维修的条款,这不光是为了保证消费者得到的服务质量,也是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毕竟厂家控制了4S店的零配件进货渠道,4S店的维修保养量越高,厂家自身也有利可图。
质保•我们有话说
在雷克萨斯进入中国之前,为了更加了解中国的市场群体,对全国40几个城市进行了市场调查,听取了不同豪华车品牌客户的反馈。75%的豪华车品牌客户都希望获得更好的售后服务,同时认为维修保养费用太贵。基于此了解,雷克萨斯针对中国市场的需求,特地向日本总部争取了4年10万公里免费的保修和保养。而此后的油电混合动力6年10万公里的免费保修、保养,也是为了超越顾客的期待。雷克萨斯在美国的保修期是4年或5万公里的免费保修。中国消费者的期待比国外消费者要更高。
——雷克萨斯阐述4年10万公里的保修期
QQ一定要换!砸锅卖铁都要换!看BMW 3系很久了,BMW330硬敞或者325,可我打听了一下,BMW一年的保养费要5000-10000元,所以在犹豫。最近对讴歌TL挺感兴趣,听说TL可以10万公里保修不要钱,这一点很吸引人。哎,毕竟BMW牌子要牛B些,讴歌不够330敞篷那么帅。但是4年无忧。算一下,4年多花4万,为了个330硬敞,还是有点心疼。不如少花这4万,讴歌也不赖。
——一位准备从QQ车迈向豪华车的年轻车主
像我的车就是平时上下班的代步工具,一年也就跑个1万多公里,两年差不多三四万公里,估计三年能达到6万公里。厂家设定的保修期太短,而且也不符合实际。2年保修期内,我根本跑不到厂家规定的保修公里数。
——一位车主对厂家制定“双重标准”保修期表示异议
同品牌甚至同车型在国内和国外市场执行不同保质期,这个问题不适合做这种比较。任何一家公司在不同市场有不同的策略,相对本国市场公平就好。汽车保质期只是汽车行业规范发展的一部分,我们公司在向国家呼吁,启动《汽车保养标准》,同时打破厂家的技术壁垒,让每款车的保修技术、费用向维修店和消费者公开。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数据库和互联网平台,是一个汽车保养自助查询系统。里面集合了50余位维修专家提供的车型维修信息,消费者可以去查询自己的车需要哪些保养项目。
——安莱汽车服务连锁集团CEO 叶武滨先生
国内没有相关规定,厂商何必自找麻烦。相关法律规范的缺失是中外质保期长短的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
——汽车行业分析人士 贾新光
质保期长短与厂家利润密切相关。质保都是厂家出钱,降低质保时间或者缩小质保范围就是直接降低成本。
——某4S店负责人
中国市场跟美国市场不一样,本土品牌的竞争力不强,外来品牌处于比较强势的地位,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提不提供超长质保这样的增值服务都无关紧要,消费者照常会埋单。
——业内人士分析同车不同保原因
别以为质保期长短无关紧要,这关系到你是否自掏腰包的问题。
——某媒体工作者
在对汽车保修期的调查中,我们时常感觉无力,面对消费者对厂家的质疑,我们找不到可以“硬碰硬”来理论的根据。每一个在消费者看来不合理的规定,在汽车厂商的运营体系中,都是有理可循的。如果关注所有对315的报道,会发现很多问题集中在产品的售后服务。不要抓着某家保修期短的汽车厂商不放,这个行业一天没有规范的售后质保规定,关于保修期的异议,一天停止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