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度搁浅的PSA与哈飞合资项目,在PSA到访新中航之后再次升温。
在中国越来越边缘化的PSA终于耐不住寂寞了:据报道,PSA酝酿在中国寻找第二家合资伙伴。
尽管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不喜欢一枝独秀这个说法,在经济危机中没有哪个国家可以一枝独秀。
同样,中国也正成为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中国还会给这些跃跃欲试的后来者多少机会?
PSA图谋翻身
日前,英国《金融时报》的一则消息在中国引起了轩然大波,根据报道,PSA新任总裁菲利浦•瓦兰表示要在中国寻找第二个合资伙伴。这让去年已经搁浅的PSA与哈飞合资项目再次热炒起来。
PSA新总裁之所以对中国市场扩张如此迫切,是因为上半年PSA的全球表现实在不怎么样。据PSA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PSA的销量为158.7万辆,同比下降幅度达14%,亏损近10亿欧元。其中,欧洲汽车市场下滑达14.4%,欧洲以外市场的总销量达53.6万辆,下降了2.7%。今年上半年,PSA在中国市场的业绩则增长了13.8%。
尽管海外市场下滑并不明显,在中国市场甚至是增长的,但是因为海外市场所占比重较小,海外市场如中国市场的增长并不能左右大局。这种情况使得菲利浦•瓦兰下定决心要在中国等海外市场积极扩张。
这位新任总裁从一开始就对中国市场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菲利浦•瓦兰4月进入这个欧洲第二大汽车企业,在不到24小时内他完成了3次会谈:与集团高层会谈、与集团人力资源代表会谈、与标致雪铁龙集团中国长期合作伙伴东风汽车公司总裁徐平会谈。从这一点就能看出这位新总裁对中国市场的态度。
随后,菲利浦•瓦兰诠释了标致雪铁龙集团三大优先发展战略:全球化,技术领先性及行业标杆。全球化被提到最重要的位置,而中国是全球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联系到此次再传与哈飞合资也就不难理解了。
“走平衡木”
7月初,菲利浦•瓦兰中国之行的首站就选择了新中航。
业内有专家表示,实际上瓦兰造访中国,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如何处理哈飞问题。到中国的第一站就选择了哈飞汽车的母公司新中航,也可见PSA对这一问题的看重。
据媒体报道,瓦兰与新中航高层的会面应该是有成果的,仅从会谈时间来看,就已经超过了既定时间,甚至为此延后了其与PSA在中国工作人员的会议。同时,在此次访问结束后,不仅在北京的哈飞工作组重新启动,而且PSA专门负责哈飞事务的法国人佩德罗也开始对哈飞新一轮的考察。
不过,这件事情还有另一个相关利益方——东风。一边是热恋般地胶着,一边却出奇地沉默。这很能描绘出目前PSA与哈飞和东风的关系。
一般在中国拥有两家合资企业的跨国巨头都需要具备良好的平衡能力。因为两个合资方,一个外方,平衡不好就会出现矛盾,这对企业发展极为不利。大众在中国就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误。
现在PSA就需要面对怎样平衡东风这个合资伙伴的难题。2006年,PSA与哈飞汽车签署合作协议,后者还在深圳建设了新工厂。当时引起了东风强烈不满,实力强大的东风出手收购哈飞,合作关系将变成3家合作。
就在东风即将收购哈飞之际,哈飞上级单位中航集团进行重组,新中航对于哈飞等汽车业务板块的态度发生180度大转弯,由原来的出让改为保留并称要做大做强,东风收购哈飞一事作罢。
现在局势又回到了起点,不同的是要看菲利浦•瓦兰如何“走平衡木”了。
中国还有机会?
PSA与东风的合资公司——神龙表现平平,或许PSA想借另一个合资公司带来新气象。从公布的消息来看,PSA与哈飞合资将生产多功能商用车等“非主流”车型。如果是这样的情况,那么这个项目应该并不能满足PSA在中国的“野心”。
同时,就在前不久有媒体爆出:随着PSA原全球总裁斯特雷夫的下课,长达两年之久的神龙汽车第三工厂的筹建正在画上终止符。PSA想与哈飞联手扩张,神龙开始收缩过去制定的过于膨胀的规划。这不禁让人猜测,难道与哈飞合资就暂时不用再考虑建设神龙第三工厂?如果这一猜测正确的话,那么一旦PSA与哈飞合资,产品分配将是一个待解的问题。
同时,中国市场已不再是一块待切的蛋糕,而是早已经被争抢完毕,新进者需要花费更大的成本来拼杀。目前与PSA类似的企业也有一些,这被媒体称为“后合资时代”。这个时代还有多少机会可能不好下结论,但起码可以确定,风险是很高的。
比如假设PSA与哈飞合资,PSA就需要冒双重危险,一方面是如果平衡不好东风,神龙发展可能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与哈飞的新合资公司要在强手如林的中国市场抢出自己的市场难度也比较大。
不仅如此,PSA还需要面临可能来自中国政府的压力。现在政府主管部门的重心已不再是引进合资项目,相反,为了避免产能过剩要严格把控新增项目。而且,PSA与东风的合作并不理想,在政府主管部门的眼中并不是很好的合作对象。
这些难题都需要菲利浦•瓦兰来解决,他曾帮助康力斯集团扭亏为盈,并成功地促成了其与印度塔塔钢铁公司的并购,这一次,他又面临着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