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力量重现
在通用汽车的中国版图上,一共有8家合资企业和2家全资子公司,拥有员工超过25,000人。2008年,通用汽车及其合资公司在国内的总销售量为1,094,561辆,同比增长6.1%,连续第四年领先其他跨国汽车制造商。
但是在所有这些公司中,拥有通用一半股份的上海通用汽车是其灵魂所在。在7月8日的新君越发布会上,上海通用总经理丁磊走上台公布了这家中美合资公司上半年的成绩单:实现汽车销售28.88万辆,比去年同期增加16.1%,创下历年最高纪录。继4月、5月创下2008年以来的单月最高销量纪录之后,再次刷新单月销量,6月销量达到60356辆,同比增长59.2%。
| |
上海通用总经理丁磊 丁磊 |
当读完最后一个数字时丁磊难以抑制地笑了。
新君越上市后,与新君威形成互补,一个主打公用商务市场,一个主打私人用户市场。强有力的双品牌组合开创了中国中高级车市场的崭新格局。此前的11年,别克品牌在中国拥有了超过200万车主。现在,上海通用的野心是,寻找下一个200万新车主。
新君越的定价已经显示出这种志在必得的气势。21.99-31.99万元的区间令人意外,起步价比之前媒体及业内资深人士预测的售价低了将近2万元。
在雅阁、凯美瑞、帕萨特一直称霸的中高级车市场,新君越必须有杀手锏。除了新车型的全新设计以及出乎意料的价格,它的上市发布选择在广州——雅阁、凯美瑞的家门口,已经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10年前,第一代别克新世纪投向市场的发布会就是在广州举行的,通过这样一个发布会,我们别克车获得了广东地区的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胡茂元回忆道。
在飞往广州的飞机上,坐在《汽车商业评论》记者身边的是一位来自汽车频道的年轻记者,他和他的同伴扛着沉重的设备去新君越上市发布会现场完成直播任务,我问他,“若在凯美瑞、新君越、新帕萨特、雅阁中选一款车你选谁?”他犹豫了一下说,“我谁都不选,我选奥迪A4L1.8T。”
不难理解这位年轻人,豪华车正在掀起小排量浪潮侵入中高级车领地,如宝马318i、奥迪A4L1.8T的价格都低至26万元,这样的价格越来越与中高级车接近重合,直接越过中高级轿车成为豪华车的车主至少可以满足一部分人“装强自敬”的心理需求。
上海通用对此显然并不担心。在老君威式微之际,2008年12月推出的运动型轿车新君威今年6月份的单月销量已经达到7693辆,呈逐月攀升态势,一下就占领了细分市场的制高点。对于与新君威同一平台但是更大一号的新君越,他们亦怀有这样的信心。
新君威只是上海通用产品转型的第一步。按照规划,向“全球平台、欧美技术”转型包含3个技术领域:一是车身扭转刚度;二是底盘,包括最新的悬架技术;三是发动机和变速箱。上海通用总经理丁磊认为,新君越对别克品牌的提升,对“全球平台、欧美技术”的诠释,对别克品牌成为国内中高档轿车的强势品牌,对品牌的整个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在别克凯越热销的同时,新推出的雪佛兰科鲁兹点燃的市场热情也让上海通用的掌门人丁磊喜不自禁。6月份科鲁兹单月销量突破8623辆,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很有可能突破1万辆大关。新君越上市后,今年第四季度,上海通用凯迪拉克豪华SUV全新SRX也将全面上市;此外,今年年底上海通用汽车还将推出由泛亚主导研发的普及型轿车。
为此,上海通用今年全年的销量目标被调整为58万辆,比原来的48万辆多了整整10万辆。这个目标在目前国内车企中是最高的。上半年的销售冠亚军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的目标分别为56.4万辆和49.5万辆。尽管仍然排名第三,但对于上海通用来说,它与南北大众的销量差距在减少,6月份其销量已经与一汽-大众基本持平。
丁磊颇有信心地说:“如果市场表现良好的话,我们还会做进一步的调整。内部士气特别旺盛,有些越战越勇的气势,好像还不过瘾,希望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些。”
士气源头在哪儿?
今年上半年,上海通用创下历年最高纪录,这缘于其不断推出的新车型受到了消费者的热捧。上海通用相对于竞争对手,最大的优势就在于经过两三年的蛰伏,产品线调整和更新换代已经基本到位,而且它还在加快“多品牌、全系列”战略的发展步伐。
在今年年初发布的通用在华发展五年规划中,上海通用通过新增和升级30种车辆新款,将其在中国的汽车年销售量提升至200万辆以上。根据主管营销的上海通用副总经理蔡宾透露,未来两三年内,上海通用至少有10多款新车上市,这些主要集中在中高级车和中级车市场。
在丁磊看来,销量并非最重要的,而是一定要有能够覆盖比较重要的细分市场的主流产品,这才是重要的。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士气的源头是上海通用已打破了多年以来“营销强、产品弱”的尴尬局面。
作为上海通用的靠山,瘦了身的新通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力量。新通用保留下来的3个轿车品牌,正好是上海通用旗下的三大品牌。丁磊认为这对于上海通用来说是好事。“过去通用汽车那么多品牌,它的资源难以集中。”现在,他说,“亚太和中国区域市场的自由度将更大,决策将更加贴近这个市场。”
胡茂元则认为上海通用能在乱云飞度中从容稳步逆势而上,与它10多年来已构建的相对强大的体系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密不可分。
美国的汽车市场仍然十分糟糕,《汽车商业评论》认为,获得更多外方母公司全球资源的上海力量将是为新通用输血的重要管道。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