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免费送你份保险试用几个月,保险公司开始撒“小饵”钓“大鱼”,不过,多数市民接到类似电话之后都心存疑虑:这样“白给”的保险到底敢不敢要啊?
生活日报8月12日讯(记者 王富晓)“先生您好,这里是××保险公司,我们随机抽取了1580531号段,现免费赠送给您3个月的保险,请您凭身份证、姓名和手机号到公司网站激活。
免费试用几个月,保险公司“礼品”升级
家住燕山小区的赵先生告诉记者,从上周到现在,他已经接到了四五个免费赠送保险的电话,有人身伤害意外险、交通意外险,有的说可以免费一个月,有的说是三个月,“刚开始我还以为是骗子骗钱,后来一听,还是不大相信,哪有这种‘白给’的东西啊?”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最近一段时间,收到类似电话的市民还真不少,如果电话中答应了试用该保险,在把姓名和身份证号报给对方之后,手机中就会立刻收到一条短信,登录这些保险公司的官方网站,就会有专门的区域免费开通保险。
记者从省城多家保险公司了解到,保险公司推出的这些免费保险,大都是一些结构简单的保障型产品,也有的保险公司会和通信公司、银行等合作,为客户免费提供一份意外险或者短期健康险。中英人寿的一位张经理告诉记者,以往公司在拜访客户时,都会赠送一些小礼品,现在,赠送的是相关的保险产品,“这也算是一种礼品的升级吧!客户在免费体验公司的服务之后,再决定是不是投保公司其他险种;如果到期没有续保,也不会对客户产生任何影响。”
“赠送保险是保险公司一种很普通的拓展业务方式,不同的是采取了如食品等其他商品常用的让消费者先尝后买的方式,消费者可平常心看待。”某寿险工作人员说。
一上午打上百个电话,绝大多数市民不接受
保险公司的电话营销人员打这么多电话,到底有多少人认同呢?又有多少人接受这种免费服务呢?在一家保险公司官方网站的电话行销专区,记者注意到,许多市民对于“白送”上门的保险,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到期后会不会扣钱”,还有不少市民对于险种的办理、是否有效等问题,提出了许多疑问。
7月28 日,记者也曾接到一寿险公司打来的赠送保险的电话。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许多市民一听到是保险公司的电话,立刻就把电话扣掉;还有的市民会盘问半天,从哪里得来他的联系方式;有的市民会反复问是不是真的免费,到最后还是不同意接受保险……“有时一上午打出去上百个电话,能够有十个人接受,就算不错的了。”
一家保险公司的客户经理孙春晖向记者坦承,这种赠送保险的方式,的确在推广中遇到了这样那样的困难,绝大部分消费者第一反应就是“上当受骗”,第二反应是“ 极度怀疑”,偶尔有想要免费领取的,也会问这问那,问得非常详细,通常一个营销人员,一天的时间也不会营销出去几个客户。
一位寿险公司业务人员坦承,此前,由于个别保险公司缺少诚信和规范,电话营销的模式已经被做滥,有的保险公司甚至出现了“交叉销售”的现象。有些投保车险的车主反映,自从成了某车险公司的客户,已被同属一个集团的寿险公司盯上了。很多人就是怕被“电话骚扰”,才对赠送的保险一概说不。
是新的营销手段,还是新的“馅饼”?
记者从太平人寿、中英人寿等几家保险公司了解到,向顾客免费赠送保险,是保险公司推出的一种新的营销手段。“由于我们公司进入济南市场较晚,借助这种营销方式,可以让客户免费体验体验,‘混个脸熟’,给消费者一个先期了解的机会。”一家前年刚刚进入济南市场的保险公司客户经理告诉记者,“赠送保险是保险公司营销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不过,对于这份“馅饼”,还是有不少人持有怀疑态度。接到过多次电话的赵先生表示,“赠送的保险不是时间太短(7天的交通意外险),就是条件太苛刻(身故、重病才赔付),感觉不是送保险,而是为了套取我的个人信息,以后好继续推销其他产品。”
也有不少市民表示,通过本人的姓名、身份证号和手机号,这不就是基本上获取了个人的基本信息了吗?“要是他们再把我的信息转到别人的手里,以后还真说不定有什么麻烦呢!”
据了解,目前,电话营销的成功率仅有5% ――10% 。山东大学保险学系李教授表示,由于社会上出现的各种电话诈骗案件,使得消费者对于电话营销这种方式高度警惕。“如果保险公司还想利用好赠送保险这一营销手段,不妨先端正心态,降低电话营销的密度,止住误导之风。”不少业内人士也表示,假如保险公司不尽快改变服务态度,讲诚信、抓规范,继续听任一些营销人员误导忽悠,等到消费者彻底不信任电话营销,听见电话推销保险就拒绝时,电话营销才真的山穷水尽了――那时,赠送保险必将面临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