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整合走入死胡同 汽车重组不能“以量为纲”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2009年08月21日07:35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欧阳波

   国内汽车业的重组似乎陷入了一种怪圈,重组总是以汽车产销为纲,至于重组后能够产生多少利润则鲜见提及。国内车企似乎对汽车产销顶礼膜拜,每次月度汽车数据公布的时候,协会都只是公布汽车销量,但对销量背后的利润则只字未提,车企们也都在关心自身产品销量排名多少,对销量的追求完全超过了对利润的关注。

  以产销量为导向,容易让企业不顾后果地扩张,最终会压垮自己,国际上这种失败的案例不胜枚举。以最新破产重整的通用汽车为例,引发通用汽车破产的因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通用收购了萨博悍马等公司,同时与菲亚特联盟。收购众多汽车品牌,确实让通用汽车的销量上去了,但通用汽车收购时耗资巨大,最终是惨败退出,不得不破产重组。于是乎,通用汽车曾花重金收购来的部分汽车品牌与资产只能另寻买家贱价卖出,中国企业竟然也意想不到地参与到对悍马的收购中。

  如今,国外汽车企业拼命瘦身,中国汽车企业却玩命增肥。国内汽车重组正在走国外汽车企业颠覆的老路,值得我们反思与警惕。

  从简单的逻辑对比来讲,重组后销量是上去了,但销量很有可能是以牺牲利润为代价的,不能代表企业能够有效活下来。明显的事实就是,通用汽车的销量达到了千万辆级别,但却滑入了破产重组的深渊。如果单纯追求销量,摊子铺得过大,中国汽车企业也将会重蹈覆辙。

  转过来说,汽车重组不是说不考虑产销量,而是要将盈利放在产销量的前面,盈利要作为汽车企业兼并重组的首要考虑因素。江淮汽车董事长左延安说过,中国汽车企业重整的一个法则就是:国有企业之间的整合,被整合的企业困难,整合就不困难;被整合的企业不困难,整合就困难。因此,强势汽车企业整合弱势企业时,很难把盈利前景好的企业整合进来。正因为如此,企业整合应慎之又慎,要充分考虑到被整合汽车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不能将被整合企业的销量凌驾于盈利能力上。

  而考察汽车企业整合后的盈利能力,财务成本将是重要的指标。如果不计成本地收购汽车企业,势必会让被整合企业给拖累。不仅诸如通用之类的国外汽车企业遭遇过这样的收购滑铁卢,中国的上海汽车也有过类似的收购失败。2004年,上海汽车斥资5亿美元收购韩国双龙48.92%的股份,但2009年年初,双龙汽车陷入破产保护的厄运,上汽失去控股权,只剩下些许股权,上汽步入尴尬境地,花费巨资买了一个教训。

  当然,中国庞大的汽车产业重组要考虑的因素还有很多,包括企业所处地域、产品类型、劳动力、技术、规模等,无一不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绝对不能单纯地“以量为纲”,让整合双方都走入死胡同。

  

(责任编辑:马中强)

[我来说两句]

我来说两句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更多说两句>>  

精准搜索: 5万 8万 12万 15万 22万 35万 50万 70万以上
两厢轿车 | 三厢轿车 | 旅行轿车 | 敞篷轿车 | 运动轿车

更多 >>搜狐焦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