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60华诞,《大河车城》无重礼可献,乃集文稿数篇,名为“汽车与我”。文稿已成,仍觉言犹未尽。有人云:昨日已为史,况60年哉,一轮回间,几多往事已成烟云矣,以人、事为轴,以史为点缀,庶几可出几分新意。
60年放之于历史,沧海一粟耳。60年横亘于一人面前,人亦为粟,况汽车史并非只有60年。思之再三,上世纪90年代之前,盖中国多为公车,私家座驾数目寥若晨星,行文遂以叙事为主;上世纪90年代之后,国内私家车勃然而兴,本稿行文也转而以个人生活变化为着眼点。盖如此,为扣本期主题“汽车与我”之意哉。
人物名片
姓名:章强鸣、
职业经历:知青、军人、公务员、离职经商
关键词:郑州人自己手工打造汽车全国仅有的两辆海鸥轿车
一生最难忘的两辆车
“从1971年取得驾驶证开始与汽车打交道到如今,整整38年了。这38年,可以说我的生活和汽车从没有分开过,尤其是最近这些年,汽车更是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了。”一见到章强鸣先生,他就给记者说起他与汽车已经紧密相连半生的缘分。
在章先生的相册里,至今还珍藏着几件宝贝:1971年自己取得的第一个驾照,自己参军后在部队取得的驾照,调动工作到北京后驾驶的据说全国只有两辆的海鸥轿车照片。而这几张照片,也构成了章强鸣先生在那个年代与汽车的不解之缘。
“我最早接触汽车是1971年当知青的时候。”章先生拿着一张照片给记者介绍,照片上的那辆汽车,有几分像现在的农用车。汽车驾驶室玻璃开着,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从车窗中探出身子,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岁月,仍能看出当时的兴奋。“别看这个照片上的汽车样子不怎么样,但是背后的故事却非常多。这也是最让我难忘的第一辆车。”章先生说,照片上的这个牌号为19-00728的汽车是郑州130,是当时的郑州汽车制造厂靠工人手工打造出来的,分配给郑州周边郊区的知青农场使用。有辆车在当时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儿,而能开上车不知道是多少人的梦想。当时,正在须水知青农场的章先生和另一位知青被他们农场选出,作为司机驾驶分配给他们农场的这辆汽车。“我记得很清楚,当时也没驾校,教我们开车的还是政府从郑州铁路局抽出的一个老师傅。就是这辆不怎么样的郑州130,让我们俩司机无论走到哪儿,都能看到别人羡慕的目光,在那个时候,司机不但是一个职业,还是一个有很高地位让很多人羡慕的职业。那时候有句话叫方向盘一转,给个县长也不换,可以想象当时的司机多吃香。”章先生说。
据章先生介绍,虽然这辆手工打造的汽车动力与现在的汽车差距非常大,车况也不是很好,但仍然是当时农场的宝贝疙瘩,为农场的生产、知青的生活没少出力。
之后章强鸣先生参军到了部队,因为有驾驶技能并已经取得了驾照,新兵训练后就被分配到了运输连,日野、解放等车型都开过,而最让他难忘的,则是调到北京后给首长开小车后所驾驶的那辆前苏联制造的海鸥汽车。
据章先生介绍,他听战友说,他所驾驶的那辆海鸥轿车,据说在当时的中国仅有两辆。一辆是苏共中央赠给中共中央的,另一辆就是他开的那个,是斯大林赠给中国驻苏联大使刘晓的。
“每次我开着车出去,只要一停下来,总会有人怯生生地问能在汽车前照相吗,甚至连首都机场的哨兵也给我提出过这种要求,反正也不牵涉什么机密,往往是手一挥:照吧。那个时候,心里别提有多美了。”说起那段经历,章先生还是一脸的兴奋。
确如章先生所说,这种名叫海鸥的汽车,是前苏联高尔基汽车厂的产品,其中7座4门加长豪华轿车(称为“柴卡”chaika)是前苏联政府高级领导人使用的专用车辆,不对外销售。
“虽然说后来一直没断了和汽车打交道,甚至到了后来自己下海经商,成为郑州最早一批的私家车主,车辆也从昌河、桑塔纳进化到如今的别克,但在记忆中,这两辆车可以说是我一生最难忘的朋友。”章强鸣先生说。
考照修车全是自力更生
在章强鸣先生收藏的宝贝中,有一本1971年核发的驾驶证,红色的塑料皮,扉页上还印着“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而其核发机关的印章,赫然是河南省革委会交通局,而后面的审核机关,则盖着军管会的章,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特色。
说起那个年代考驾照的事情,章先生同样颇有感触:“虽说科目和现在差不多,分理论、桩考和路试,但要比现在严格得多。那时的理论考试不但要考交通规章知识,还有机械理论。因为那时几乎没有什么修理厂,一个司机就是半个修理工人,几乎所有的司机都有把发动机拆开再装上的技术,不大的毛病自己就可以解决,不像现在到处都是修理厂,多数驾驶员车辆出一点毛病就束手无策。”
据章强鸣先生说,那个年代的驾驶证考试,相对而言因为没有电子设备,所以桩考相对容易些,但路试要严格得多。当时也没专门的考试路段,一般都是考试人员事前到某个地方考察一下,确定一个包括各种路况的考试路段,然后通知要考试的人员到考试路段集合,考生驾车进行考试,考官坐在汽车里给你打分,所有项目被分解成好多项,如果某项他认为你做得不对,就要扣掉相应的分数。“记得特别清楚,当时起步前必须要按一下喇叭,很多人考试的时候一紧张,就在这个最简单的上面被扣分。在好多路面你得做出正确的选择,如有些坑你得侧着车身过,有些路段你得让车轮压着凸起走,相当于现在的双边桥,如果你选择不正确,就会被考官扣分。所以一场考试下来,很多人会被刷下来。但那时的人也比较公正,该怎么着就是怎么着,从来没有什么弯弯绕。”章先生说。
“考驾照严格,用起车来同样比现在难得多,和现在相比,一个最明显的不同就是修理厂和零部件的缺乏。”说起上世纪70年代的汽车修理和零部件,用章强鸣先生的话说,“和现在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在章先生的印象里,上世纪70年代郑州好像没什么像样的修理厂,有车辆的单位维修保养都是自己进行的。那时候要买零部件,都是拿着单位的证明和一个相当于现在的行驶证的一个本本,证明你那里有这种车辆,然后到位于现在的碧沙岗附近的郑州市汽配公司才能买到这种车辆的零部件。不但零部件,就连燃料同样如此。那个时候不管你跑多远,路上根本就没有加油站,跑长途也全是车辆自带燃油。那时候的长途货车,汽油桶是车上必备的。
在那个年代,司机每年有一个关口就是审车。因为那时车辆制造技术与现在有差距,加上路况也不好,跑一段时间,车辆底盘就会积一层厚厚的油泥,而每年的审车,其中一项就是车容车貌。每到审车前,司机就开始让车辆停运,专门进行清理保养,以便能顺利通过审验。据章先生讲,那时审车由于设备等方面的原因,不是每辆车都进行审查,而是实行抽查,但即使如此,每个司机也不敢马虎。
交通信号人控制车辆转向手来扳
1970年代的交通,走惯了如今高速公路的年轻人根本无法想象。
“那个时候,路况太差,车辆性能也不好。好多路都是那种乡间的道路,比较窄。货车能跑到40公里已经非常快了,到了50公里都是飙车的速度了。正因为这样,那时到开封就算出长途,一大早出去要到晚上才能回来。如果去洛阳,一大早走要到下午四五点才能赶到,没有急事一般要到第二天才往回赶。如果去信阳的话,就得两三天了,路上还得自己带燃料,那种情况现在的年轻人根本就想象不出来。”章强鸣先生说。
跑长途如此,在市内跑车和现在同样没法比,只有一条比现在好,就是一般不会堵车。
上世纪70年代的郑州,货车还可以在市内通行无阻,大街上主要是行人和自行车,汽车在当时还是比较稀罕的。“虽说当时交警的人数不多,但市区小,每个路口都有警察在值班站岗。那时的信号灯也不是像现在这样自动控制,而是靠警察在岗亭里人工控制,感觉时间和路面的交通实际状况,警察控制车辆和人流的通行方向。那时汽车的转向也很少有像现在这样电子化的。记得我当时开的那个郑州130卡车,转向灯就在驾驶室的挡风玻璃上方,是一个塑料制的箭头,晚上可以打开里面的灯,与现在出租车的空车灯有几分相似。到了路口,如果你直行,就把箭头指向上方,如果你向左转,就要用手把箭头扳向左方。警察看到你的箭头,就会控制信号灯让车辆通过。不像现在,控制转向灯,手指轻轻一拨,一切就都搞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