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丰收的十月,大江南北都在庆祝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长春,一场庆祝中国年汽车销量突破1000万辆的盛典上演;上海,中国首家汽车合资企业——上海大众庆祝其累计产销量突破500万辆,成为最早跨过500万辆门槛的中国轿车企业。
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暂时坐上全球汽车年销量冠军之座,中国汽车业似乎值得为这一刻自豪;跨国汽车巨头纷纷放低身段,研究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和政策导向,以得到更大的市场份额;但有先见之明的中国汽车巨头们已经开始布局,以应对盛宴之下隐藏的危机。或许在今年年内,行业变局就将逐步显现。
⊙记者 吴琼 ○编辑 王颖
中国汽车市场越来越引起全球关注。从传统汽车到新能源汽车,从整车到汽车零部件,这一切归功于庞大的内需消费。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一席话,进一步点燃中国汽车市场的热度:“预计在10月中旬汽车产销有望双超千万辆,全年将有可能超过1200万辆。”这表示,中国汽车业会提前完成年初国家《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提出的2009年全国汽车产销量力争超过1000万辆的目标。业内甚至预计,中国汽车业将和日本、美国形成三足鼎立的新格局。
在年产销量突破1000万辆的光环背后,暗自埋下了中国汽车业的变局。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些有警觉的跨国汽车企业、中国整车企业正在纷纷提前布局,以求抢占先机。
南北两巨头打擂
当中国汽车业突破年销1000万辆的瓶颈时,南北两大汽车巨头——上汽集团、一汽集团打起“擂台”。
10月15日,上汽集团上海大众宣布,第500万辆轿车——主力中级车Superb昊锐下线,这也是最早跨入累计生产第500万辆轿车门槛的中国汽车企业;而地处长春的一汽集团也不甘示弱,打出了共和国汽车长子的旗号,将庆祝突破1000万辆的盛典揽入怀中,时间定在10月20日。
在这场看似漫不经心的对擂中,业内人士可以清楚地看到两家企业的差别:上汽集团强调其未来的盈利能力、当下完整的布局、乘用车的领先地位;而一汽集团则更强调其历史优势及目前领先对手商用车地位。
作为领先者,上汽集团、一汽集团都只是中国汽车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因此企业销量突破百万辆的历程越来越短。以上海大众为例,突破第一个百万辆历时13年,而随后破百进程加快。2002年6月突破200万辆、2005年7月突破300万辆,2008年1月突破400万辆,2009年10月突破500万辆,尤其是第五个100万辆仅耗时一年多。
庆功宴背后,是2009年迅速复苏、超常增长的中国汽车市场。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中国汽车总产销量分别为961.27万辆、966.27万辆,同比增长32.01%和34.24%,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销量。其中乘用车产销双超700万辆,分别达到715.59万辆和724.15万辆,同比增长37.93%和41.90%,增速创历年最高。
这种火热场面反令汽车企业苦恼。日前记者在飞机上偶遇上海大众一位德籍管理人员,谈到中国汽车市场时,他颇为无奈地说:“没办法,没有库存。”面对旺盛的汽车消费需求,众多中国汽车企业都为供不应求烦恼。
与中国汽车市场相比,多数海外市场表现仍不理想,欧美汽车市场9月份重现低迷。9月,美国汽车市场的新车销量为74.6万辆,同比锐减22.7%;德国政府“以旧换新”计划的补贴资金耗尽后,9月份新车销量环比下降近50%;俄罗斯共销售汽车117981辆,同比下降52%,成为全球降幅最大汽车市场之一。俄罗斯超越德国成为欧洲最大汽车市场的梦想彻底破灭。欧洲商业协会汽车制造委员会主席David Thomas指出,今年是俄罗斯汽车市场非常艰难的一年,目前仍未看到第四季度可能出现回暖迹象。
盛景下未雨绸缪
当众人为中国汽车业的火爆兴奋时,一些有远见的机构和企业看到的却是不确定性和风险。董扬此前四处奔走、呼吁明年延续扶持汽车发展的优惠政策。因为其“担心政策效应减弱后明年汽车产销量可能出现下滑”。业内机构更担心,如果不延续出台利好,将会步美欧后尘,令明年中国汽车市场出现较大震荡。如此,未来中国汽车业或许会出现产能过剩的危机。
在采访多家汽车企业高层后,记者发现,企业正采取三种策略来应对可能出现的产能过剩危机。第一,加大出海步伐。近来,江淮汽车、奇瑞汽车纷纷传出在海外成立合资公司的消息,期待海外市场复苏后,帮助消化部分产能;第二,从微笑曲线的下端向中、上端延伸,从低附加值产品竞争转向加注高附加值产品。10月12日,上海通用汽车就推出两款凯迪拉克全新一代SRX,旗舰版为57.8万元,豪华版为49.8万元。记者获悉,随着别克中高级车、豪华车凯迪拉克的热销,上海通用汽车将从销量高增长转向盈利能力高增长阶段。
第三种策略是,在寻求短期利益的同时,不少汽车企业开始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投入,以求在未来十年内掌握市场先机。董扬在全国机械工业行业协会工作会议上透露,国内前十位整车企业已签署《电动汽车发展共同行动纲要》,将开展电动汽车专项调研,编制共同行动计划,成立电动汽车标准项目工作组,开展联合制订电动汽车标准的准备工作。这十家企业分别为上汽集团、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长安汽车集团、广汽集团、北汽集团、中国重汽、华晨汽车、奇瑞汽车、江淮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