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09年国内跑得最快的豪华车品牌,奔驰在早已支撑起国产化骨架的奥迪甚至宝马面前,仍然缺乏自信和勇气。
时代周报记者获悉,从2009年8月份开始启动,北京奔驰花费将近半年时间对克莱斯勒生产线的改造工程,已经进入尾声,新E级的国产化之路开始启动。
新产能升至六万辆
作为奔驰进入中国国产的首款车型,E级车的昙花一现是奔驰心底难以言说的痛。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往往需要更大勇气。
2009年12月,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兴路8号的北京奔驰工厂,原生产克莱斯勒300C的车间门口依然立着“闲人免进”的标牌,一批设备调试人员正忙着对安装完毕的设备进行调试。
据悉,他们所负责的代号为V212的项目已经临近收尾,而这也意味着从2009年8月份开始的将克莱斯勒旧生产线改造成为生产奔驰国产车型的技术改造工程终于告一段落。
经过改造后的生产线可同时生产加长的奔驰E级车和C级车。改造之后,奔驰轿车的年产能将由目前的2.5万辆提高至6万辆。据消息人士透漏,北京奔驰计划于2010年5月份开始在新工厂投产新E级车型,有望在第三季度正式推向市场。
在豪华车市场,奔驰E级可以称得上是这一级别的标杆车型,但5年前上市的国产E级一年的销量仅仅相当于A6L的月销量,在中国市场不仅远远落后于宝马5系、奥迪A6L,甚至连皇冠、雷克萨斯、沃尔沃等都无法超越。
重点生产加长E级
奔驰正在德国总部加紧研发针对中国市场的新加长E级车,但对早已领先大半个身位的奥迪、宝马来说,奔驰这个迟到的竞争者显然不足以威胁到自己。
奥迪仍然有自信销量超过宝马和奔驰之和。凭借着与一汽超过20年的合作默契,双方甚至完成了未来十年的详细规划。
随着奥迪本土化进程的一步步展开,豪华车市场的价格区间正逐步下探,以最新上市的国产Q5为例,国产车型比同档次进口SUV价格低20万元。国产A6L、A4L通过不断改款升级一次次拉低同档次豪华车的价位,直接对其他竞争对手构成极大的市场压力。
即便是中方合作伙伴实力并不强大的宝马,也在加大本土化力度方面积极开拓,不仅宣布在沈阳开建年产能30万辆的第二工厂,而且加大了对本土化车型的改造力度。据宝马(中国)相关负责人介绍,宝马的国产车型与进口车比例早已达到1∶1。
而奔驰的国产车型却始终是奔驰开拓中国市场的短板,2008年国产奔驰占整体销量仅为40%左右。“2010年,随着新款E级投产,BBDC的产量将显著增长,未来,戴姆勒东北亚公司及其合作伙伴的中期计划是在这个地区生产的汽车数量达到进口汽车的数量。” 戴姆勒东北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华立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
但是在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麦尔斯心中,“未来”并不遥远,“我们合理的预期是,到2010年年底,E级国产车和进口车的销售比重是1∶1。”2009年的广州车展上,麦尔斯告诉记者。
事实上,增加进口车种类和销量,仍然是奔驰最近两年的核心策略。2009年,奔驰向中国引进的进口车多达14款,包括全系SUV、跑车、B级、R级等一系列奔驰新车型,以近乎激进的方式加速在中国市场的产品布局。
国产零部件欲达40%
从2004年与北汽集团建立合资公司,到2009年底新E级、C级生产线调整完毕,奔驰花了将近五年时间才重新捋顺国产化思路。
北京奔驰执行副总裁司卫认为,限制北京奔驰产能的两方面因素是,一方面是设计产能不够,但更重要是德国的产能问题,德国的生产调整对北京奔驰产生一定影响。
事实上,由于进入中国合资的时间较短,奔驰尚未在中国建立完善的零部件供应商体系,造成国产车型产能过分依赖进口零部件产能。而这一点,恰恰制约了奔驰国产化的速度。
奔驰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为了突破发展瓶颈,从2009年9月份起,北京奔驰开始调整生产模式,将CKD组装改为PBP大散件生产,提高国产化程度。
即原来北京奔驰所需要的零部件,要在专门的德国奔驰CKD工厂组合成套,然后将成套的部件运到北京组装成整车。今后将采取的PBP大散件采购、组装的生产形式,是由北京奔驰直接进行全球采购,其中40%的零件会在国内采购。
据华立新介绍,已经新增了85家中国供应商,支持C级以及2010年即将投产的新款E级。按照计划,新E级起步国产化就将达到40%。
虽然进程缓慢,但严谨、审慎的德国人终于开窍。最为明显的是,奔驰主动改变了以往的策略,集中针对中国消费者制定了更为本土化的营销策略。
销售数据证明了这种改变十分奏效。来自奔驰中国的数据显示,2009年1月至11月奔驰在中国的销量将近59200辆,同比增长68%。尤其在11月,奔驰轿车卖出将近8500辆,同比增长224%。
在本土化改造尚未立竿见影之际,这些迎合中国顾客口味的改变让人们看到了奔驰征服中国市场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