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自主企业品牌的崛起
1. 自主品牌国内市场表现
1.1 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的逐年变化情况
2010年1-2月,乘用车自主品牌共销售112.48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9.80%,日系、德系、美系、韩系和法系分别销售43.66万辆、26.28万辆、21.57万辆、15.82万辆和6.08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9.33%、11.63%、9.55%、7.00%和2.69%。
1.2 自主企业近几年销量增幅及产能情况
2010年3月,长城汽车高调宣布5年后产能提升至200万辆,是2009年长城汽车产量的近10倍。高调激进的目标是自主企业高速发展竞争的态势使然。
据12月15日消息:《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正在大幅调整,修订稿将于2010年上半年正式推出。其中的重大变化有:2015年,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将达到国内汽车市场50%的份额,其中自主品牌轿车约占国内汽车市场40%。此外,大型骨干汽车企业海外销量需占其总销量的20%。
结合搜狐汽车研究室对中国汽车行业产能状况的调查发现:目前自主品牌已经开始大规模布局产能,虽然当前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仅为合资品牌一半,但3年后,自主品牌产能规划将达到与合资品牌相当,2012年,主要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产能将达到目前销量的2.8倍,扩张势头比微客领域更加疯狂。
2、 政策带给自主企业的机会
2.1 购置税优惠政策的机遇
2009年我国对1.6升及以下乘用车购置税实施了优惠政策,2009年1.6升及以下车型销售719.55万辆,同比增长71%,占乘用车的比重较2008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增长贡献度为70%,购置税减免政策被评为最有效的救市政策。今年前两个月,该类车型继续表现良好,在乘用车中市场份额又有提高,达到72%,比2009年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1.6升及以下排量的轿车占轿车的比重达到70%,比2009年提高1个百分点。
虽然2010年对该类车型的购置税优惠幅度降低了2.5个百分点,但前两个月该类车型仍显紧俏的局面与企业产能结构性紧张有一定的关系,近期各企业产能结构进行了调整,陆续满足了大部分2009年结转过来的订单。再有,随着企业对小排量车型重视程度的提高以及小排量车型技术的提升,消费者对小排量车型的认同度有了较大的提高,促进了该类车型的销售。我会预计随着企业产能的调整,该类车型供求紧张的局面在将很快得到缓解。
“两厢”精品车成为小型车主导,POLO、新飞度、天语以良好的综合性能,品牌影响逐渐深入人心,受到网民青睐。
2.2 汽车下乡与微客市场的发展
2.2.1 汽车下乡政策的影响
随着2009年3月汽车下乡政策的出台,这对汽车企业无疑是重大利好消息,各大车企纷纷抓住机会扩大市场份额,在全国农村市场迅速掀起微车下乡的高潮,扩大了二三
级市场覆盖面和影响力。借助国家政策开拓新市场成为各大车企开拓市场份额,抢占市场的新机遇。
而从整体上看受到国家有关政策的影响,2009年我国的二、三线城市潜在需求得到有效释放,成为2009年汽车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而一线城市虽然也呈现一定的增长,但主要表现为稳定增长。据有关部门统计,2009年1-9月二、三线城市销售分别增长41%和51%,一线城市销售增长了34%;从增长贡献度看,2009年1-9月二、三线城市销售增长贡献度分别为40%和34%,一线城市销售增长贡献度为26%。
2.2.2 2009年国内微车市场现状
微车的大发展抓住了“汽车下乡”的历史机遇,体现了购置税减半和财政补贴的“双重照顾”。2009年微车(交叉型乘用车)销售194.82万辆,同比增长83.18%,在汽车各子行业中增幅最大。
2010年1月微车提交的答卷提振了我们的信心。2010年1月,微车销售25.22万辆,同比增长95%,环比增长49%,是汽车各子行业中环比增幅最大的。这说明微车需求旺盛,而且旺盛的需求具有很好的持续性。目前终端库存还是偏紧,可能只相当10天销量的水平,正常年份是40天左右。
2009年,中国微车产能约200万辆,2010年预计达到280万辆,同比增长40%。一方面,上汽通用五菱和长安两龙头纷纷扩充产能;另一方面,海马、陕汽、力帆车企等加入竞争。这说明汽车制造商都一致看好中国的微车市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