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汽车4月21日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随着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以18亿美元完成对福特旗下沃尔沃品牌的收购,所有迹象似乎都表明中国汽车正在进行海外扩张。但是,在中国汽车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中国本土汽车行业的内部兼并和收购可以帮助满足它们现在所需的企业规模扩张需求。
首先考虑中国大型汽车企业的全球扩张野心。除吉利收购沃尔沃以外,北汽最近也从通用公司获得萨博品牌的部分生产技术,四川腾中重工公司也参加了对通用旗下悍马品牌的竞标活动。
虽然腾中重工收购悍马的交易未能成功,但这一收购事件传达的信息非常清晰:中国主流汽车企业希望在美国和欧洲市场成为主要的竞争者。它们拥有获得全球生产技术、品牌和销售网络的资金。中国汽车企业从鼎晖投资(CDH Investments)和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Bohai Industrial Investment Fund Management Co)等中国本土机构、中国国有银行和高盛公司等国外机构筹集资金。
问题在于跨国企业收购很难获得成功。将两家拥有不同企业文化的公司进行合并会面临一些挑战。特别是被收购企业位于一个比较独特的国家时,这些困难会更加明显。有时,收购阻碍来自于中国国有企业与监管机构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例如四川腾中重工公司就是由于收购案未得到监管机构的批准,不得不放弃对悍马品牌的并购。
一些中国本土汽车企业采取另一种方式扩大规模,走向海外和提高效率。这种方式就是国内并购。与简单的购买全球网络不同,这些企业还四处进行本土和区域性企业并购,以填补品牌产品、供应链和销售网络的空缺。
例如,除了代价高昂的沃尔沃收购案以外,吉利最近还宣布将收购浙江中誉汽车。这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东部地区的小型企业,生产多功能汽车。中国一汽和东风等汽车企业已经以一个全国性品牌集中销售网络。而北汽、广州汽车和中国重汽等企业计划将重心放在区域性收购上。
这些行业并购不仅会使中国汽车行业变得更强,也会帮助中国汽车巨头获得海外扩张的能力。中国汽车行业目前非常分散,一共拥有将近一百家设备制造商和超过7000家零部件企业。如果一家企业机会主义思维越少同时更加深思熟虑,这家企业更有可能完成一些在长期范围内创造企业价值的交易。
贝恩交易成功研究项目(Bain Deal Success Study)通过对美国企业进行的750多项企业并购案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其中只有30%的企业获得成功,而大多数企业在并购两年以后发现回报资金低于投资额。许多企业合并过高估计了合并之后带来的增值效应。实际上,实施企业合并的难度很大。
这并不是说企业应该避免行业并购。我们对在过去十年进行100多次交易并获得年超额收益的公司进行分析时,我们发现它们的业绩高于未进行过任何企业合并的企业。经常进行行业并购的企业年超额收益率达到3.2%,而未进行并购的企业出现亏损。
对于大多数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中国企业而言,获取生产技术,提高中国本土产能或者收购小型企业的风险较小,比较安全。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企业应该扼杀进行全球扩张的欲望。比亚迪最近与德国汽车巨头戴姆勒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为中国消费者开发电动汽车。这一交易为比亚迪在短期内获得戴姆勒电动汽车生产技术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可以借助合资企业进入全球市场,而不需要支付高昂的费用和花费精力收购外国品牌。
通过把企业重心优先放在关注中国本土行业并购机遇的方式,中国汽车企业将扩大企业规模和产能,满足国际化的需求。除此以外,采取这种方式可能会避免这些企业犯代价昂贵的错误。(雅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