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车展的“被第一”源于庞大的中国消费市场,逐利的汽车商人闻风而动,竭尽全力进行表扬与自我表扬;“被第一”也源于中国自主车企的崛起,他们自我陶醉的全球首发车让跨国车企忐忑不安;“被第一”也源于寂寞的中国消费者,尽管拙劣的软件环境让人去了就后悔,但依然阻挡不了大众的热情。
“畅想绿色未来”是本届北京车展的主题。如同命题作文一般,几乎所有参展商都摆出了自己的新能源汽车,但真正能够实现量产的寥寥无几。
在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的博弈中,理想向左,现实向右。迫于形势的压力,发展新能源的口号震天响,但继续掘进传统技术的行动一刻也不迟缓。那些心存侥幸,计划在新能源领域实现率先突破的企业要当心了,畅想仅仅就是畅想。
收购沃尔沃的吉利、花费巨资签约球星梅西的奇瑞等自主车企是北京车展的焦点。路透社记者撰文评价说,中国自主车型设计仍难逃“山寨”。老外是戴着有色眼镜看我们,但我们与跨国车企的距离依然很大却是事实。在能与外资品牌比肩的展台面积上,属于中国汽车的DNA到底是什么,还是一个疑问。
在冗长的合资企业参展名单中,广汽本田无疑将引领中国的后合资时代。接近量产的理念概念车宣告本田的中国战略正在发生质变。如何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仅仅把生产和销售导入是不够的,把本地化研发为核心的全系产业链导入中国市场是跨国公司必然的选择。
此次北京车展上,奔驰和宝马不约而同全球首发了全新长轴距车型,来讨好中国豪富一族的“面子工程”。消费引导政策的不作为让中国市场成为豪华车的乐土。我们不能阻挡有钱人为GDP增长做贡献,但是否可以通过加重税收来增加更多的GDP,然后通过政策调剂鼓励更多的普通民众实现拥有汽车的梦想?
这是一个疯狂的汽车时代。刚性消费需求的无限滋长一俊遮百丑,与之相关的衍生产业如野草般生长。北京车展上,在镜头闪过的牵强笑容背后,人人都是一副疲惫的表情。一位车企老总仅仅网络视频访谈就做了20多场,他脚蹬平底布鞋,一副拼命三郎的样子。
与专业的车企老总和媒体同行相比,30名大学生注册记者的加入是本届北京车展一抹温暖的亮色。原本,我们只是本着“服务青年成长”的态度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开阔视野的机会,但我们发现自己错了。他们对汽车的认知充满朝气,给了我们一个能真正代表未来的全新视角。
让我们沏一杯清茶,听他们如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