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凌晨,北京街头发生了一起悲惨的追尾交通事故,当我们为事故中的“三轮哥”叫奇时,当我们不禁潸然泪下,为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在瞬间被击碎时,更加痛恨肇事者的冷血和不负责任。
而对于每一位驾驶者而言,则引发了另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样的汽车是安全的汽车,怎样驾驶才能最大可能保护自己的安全?
■汽车后部结构强度比前部要弱
在此次事故中,被撞的白色小轿车从两厢车变成了单厢车,而很多人都认为,如果被撞的小轿车是一辆三厢车就会安全一些,因为三厢车有后备厢。
其实上述说法乍一听在理,但实际上并不科学。北京汽车工业学院的刘东教授告诉记者:“一般乘用车的自我保护并不是依靠钢板的薄与厚,而是结构的设计以及结构的材质。现在汽车的车身结构有的地方柔软,有的地方刚硬,目的只有一个:让车体前部在碰撞时吸收大部分能量,尽量降低驾驶舱变形的可能,保护驾驶舱内的人员。比如,汽车底部有两条纵梁,纵梁内壁的钢板厚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越靠前越薄,越靠近驾驶舱越厚。发生碰撞时,纵梁可以逐级线性变形,从而吸收大部分撞击能量。”
刘教授还表示,汽车的安全性能取决于结构的设计。但几乎所有的汽车后部的结构强度比前部要弱一些。多数汽车碰撞测试也都是以正面和侧面撞击为主。像此次事故中被撞的小轿车遭遇的这种后部猛烈撞击,换成什么车,恐怕都禁受不住。毕竟,汽车的安全防护即使再完美,也是设定在一定范围的,超出了这个范围,多豪华的汽车也不行。
目前各大汽车厂商对车辆尾部的碰撞测试几乎很少进行,并且在尾部安全方面所投入的研发比重要少于正面和侧面,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车辆尾部安全能够和正面安全一样重要。
■主动式头枕保护颈椎安全
汽车在追尾时的安全防护,比正面碰撞时所具备的安全防护要少得多,这在现在来讲是一个遗憾的事实。刘东教授告诉记者:“我们应该知道,汽车被追尾时容易受到最大伤害的,是车内乘员的颈椎。因为,被追尾时身体在座椅椅背的支撑下,随车往前运动,头部通常与头枕留有一定的空间,由于没有支撑,在惯性的作用下往后,此时颈椎极容易受到伤害,甚至瞬间折断。目前,部分车型装备了主动式头枕,在前排的座椅背内设计了一个连杆,发生来自后部的撞击时,身体重量挤压在这个连杆上,在联动机构的作用下,头枕向前移动,最大限度地防止头部猛烈后仰,保护人员头部和颈部的安全。”
主动式头枕,这样一个看似简单,但在关键时刻可以救命的配置,虽然市面上有大部分车型装备了这个配置,但这个配置并没有普及和成为标准配置。刘教授还表示,主动式头枕的技术并不复杂,而且成本也不高,但只有一部分车型装备,这一方面说明汽车生产厂家还没有注意到这点,另一方面,国内消费者在购车时过分关注天窗、真皮、导航、DVD等并非核心价值的配置,忽视了汽车所应具备的安全配置。
重视安全带和儿童安全座椅
车身框架结构,主动安全配置等不是我们消费者能够把握的,我们消费者能够把握的就是安全的驾驶方法。在实际交通中,车内的每一位乘员,都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是保护自己最为关键的要素。
刘东告诉记者:“安全气囊不是100%安全的,它之所以能够起到保护作用,很大程度依赖于与安全带的配合,如果不系安全带,一头扎进起爆的气囊,跟自杀区别不大。而且坐在后排座,也一定要系好安全带。”很多人认为在城市道路中行驶,安全带作用并不大,很多车主用夹子、别针卡住安全带,使之无法卷收,宽松地搭在胸前,应付交警检查;买个安全带插扣,插进安全带的插口里,避免安全带提醒器的鸣叫等等,这都是在安全带使用当中极为常见的现象。因此,为了自己的生命,还是认认真真地系好安全带吧。
除了安全带之外,如果你的孩子还小,则必须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如果没有儿童安全座椅的话,发生事故时儿童会像炮弹一样被发射出去,即使撞击的速度不是很快;如果让儿童使用大人的安全带,发生事故时安全带会勒住儿童的脖子;此外,汽车的侧气帘和气囊高度都是为成年人设计的,对儿童起不到保护作用,因此,只有儿童安全座椅厚厚的侧翼和牢固的安全带才能最大限度保护儿童的安全。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 樊远洋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