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购车 新车】有关斯巴鲁品牌国产的消息已经在国内汽车媒体中"冷炒热炒"了不下三年,自从2002年正式退出贵州云雀以来,斯巴鲁便一直在寻求新的国产机会,随着丰田汽车收购斯巴鲁的股权和斯巴鲁在中国市场销量的不断提升,即将步入年销5万辆的斯巴鲁,已经有足够的"资本"寻找合资伙伴并再次尝试合资和国产了。
近日,媒体报道了北汽携手庞大汽车欲与斯巴鲁合资国产的消息,这也是国内又一家"东风悦达起亚"式的合资模式。按照目前北汽、庞大和斯巴鲁谈判的情况看,三方可能采取25%+25%+50%的股权合资模式,斯巴鲁占50%的股份,属于控股股东地位,而北汽则更多地负责日常的生产和人员管理,庞大汽车的股份则足以保证这家占据国内斯巴鲁销量60%的供应商能在未来获得销售渠道和售后方面的需求。如果三家股东能够完美合作的话,这一合资股比对三家企业而言,都是一个乐于看到的结果。
至于斯巴鲁国产后将引进的车型,笔者预计森林人、力狮和翼豹都将在工厂投产后2-3年内引入,按照每年一款新车和工厂的产能提升规律看,斯巴鲁可能率先国产最热销的紧凑型SUV--森林人,如果这款紧凑型SUV未来国产后定价合理,年销量达到5-8万辆应该问题不大。
而力狮可能会在森林人之后再引入,在竞争较为激烈的中级车市场上,可供力狮发挥的市场空间较为有限,如果现在中国市场推出旅行版等车型,效果也许会更好一些,同时力狮旅行版车型也可以填补一些市场空白,目前国内除了马自达,还很少有厂商涉足中级车旅行版车型,这也是斯巴鲁力狮未来国产后的一个市场机会。翼豹国产可能会更晚一些,这款WRC明星车型在中国市场的潜力有限,如果斯巴鲁想做好中国的紧凑型轿车市场,可能需要针对中国市场开发更合适的车型,而不只是单纯的引进翼豹这款紧凑型轿车国产。
今年6月,斯巴鲁在中国市场的整车销量达到了4908辆,已经接近5000辆大关,对于一款进口车型而言,这一销量业绩实属不易。目前斯巴鲁四款进口车型中,包括两款SUV车型,一款中级车和一款紧凑型轿车,主要产品的价格区间集中在20-35万之间,热门产品为森林人SUV,这款紧凑型SUV的售价区间在25-30万元之间,这一价格和不少合资品牌的国产SUV相差无几,比如途观、CR-V和RAV4等。如果未来国产后,国产斯巴鲁的价格依旧可以在主流合资产品中具备一定的"性价比"优势,那么斯巴鲁未来在中国市场的前景还是相当值得期待。
据悉目前北汽和庞大汽车的高层已经多次赴日本和斯巴鲁汽车进行接触和谈判,按照斯巴鲁高层的说法,如果一切顺利,今年年底前,斯巴鲁将会向媒体公布斯巴鲁国产的合资合作伙伴和国产化时间计划。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斯巴鲁迫切的合资意愿。关键就要看今年三季度双方的合资谈判进程了,如果一切顺利,大家应该可以在今年年内看到斯巴鲁合资的正式新闻发布会。
不过,对斯巴鲁而言,合资国产的前景也未必如媒体报答的那般乐观,斯巴鲁国产后,问题主要集中在国产后车型的零部件配套体系建设上。尽管依靠北汽这棵大树,华北地区也拥有庞大的汽车零配件配套体系(现代、丰田、奔驰等),但对斯巴鲁而言,和丰田汽车共享的技术非常有限,北京现代和奔驰的供应商体系短时间内无法满足斯巴鲁提高国产化率的要求。如果确定合资,斯巴鲁可能还需要花费3-5年去寻找和发掘华北地区合适的供应商,以满足这家"小作坊"每年10-15万辆的生产需要。
如果国产化率在3-5年内达不到一个较好的水平,对斯巴鲁而言,就意味着旗下国产车型在中国市场"性价比"将变得非常有限。目前斯巴鲁旗下产品无论是力狮、森林人还是翼豹,都属于进口车型中"性价比"较好的车型,如何保证国产后能继续凸显价格优势,将是斯巴鲁国产化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济仁小评:对斯巴鲁而言,要想获得一个足够合资厂生存和成长的销量,就必须让旗下车型具备较好的性价比和国产后依旧稳定可靠的产品质量。尽管斯巴鲁旗下车型并不多,但三到四款车型也足以养活这样一个"小众"品牌,如果做得好,也可以让斯巴鲁成为国内合资厂商中一流的二线品牌。在斯巴鲁之前,最好的案例便是斯柯达。这个捷克品牌借着上海大众斯柯达团队的营销能力和过硬的产品质量,仅用三年时间便达到了15万辆以上的年销量水平,相信这也是斯巴鲁品牌未来国产后的市场销量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