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焕青
2002年—2007年 担任本报汽车新闻部主任 现任农民日报福建记者站副站长
许焕青,汽车部大的小的,都爱叫他“老许”,因为他那张从二十岁就长成的“自来旧”的脸。因此,老许屡次要求大家叫他“许哥”的诉求,都无法达成。
几年前,汽车版面少,车展少
老许2000年开始在媒体界打拼,起初汽车、彩票、财经类新闻一把抓,“汽车新闻当时没人做,领导看我是新人,很勤快,就让我去了。”
2002年1月,他转战东快,做的也是汽车新闻。和福州的其他竞争媒体差不多,东快的汽车版面,都不是很固定,有也只有一个版,并隶属于经济新闻部,“当时汽车是奢侈品,一般都得十几万,身份的象征,小老板才买得起,没现在这样,几乎人人都买得起车。福州的4S店也比较少,不像现在这样品牌很多,家家争着做店面,报社没什么广告收入。”
据老许回忆,2002年,全国汽车的销售量也就是200多万台,与现在每年的1000多万台销售量相比,不值一提。
“当时也没什么车展。”2003年,东快才开始做一些小型车展。2005年9月,“东快首届换车节”,则是相对比较大型的。旧车置换新车,“既有二手车置换活动,又有品牌车展出。效果、反响都很好。”现在宝龙、万象城、江滨公园、金山、省体,车展遍地开花。
走新闻策划之路
伴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新闻领域,也是在摸索中不断前进。
当时的汽车新闻同样处于弱势,为了拉近车主、车商的距离,也为了提升本报的影响力,老许就从新闻策划开始做起。
2002年初,第一个策划诞生。“首届消费者最喜爱的汽车评选”暨“年度十大汽车新闻人物”出炉,历时3个月,请榕城各大媒体的汽车记者,一起来评,“让他们凑到一起,我们把业绩摆在桌面上评,所以评选出的,是得到大家共同认可的、还比较客观的结果。”最后来了个年终颁奖,业界也比较满意。
2003年,挂在《新消费》周刊下的汽车版,变身《东南车市》周刊,一周拥有了4个版面。
2005年,让老许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省油记”的新闻策划,“那时候的油价,一个月一个价,攀升很厉害,街上跑的小车数量又正在不断增长,我们就想,关于油耗这块,给读者做个解释。”
因为专刊往往要与广告挂钩,这个策划,也要摆上招商日程。虽然最后的招商效果并不理想,但老许带领同事们,还是按之前的思路做了,从购车上,如何选择低油耗的车,用车上、如何最大程度地降低油耗,有哪些注意事项,给读者进行详尽的指导,一口气做了十几个版面,洋洋洒洒。
没想到,这期刚一见报,一电台汽车栏目主持人就致电老许,连连称赞,“东快这期做得很不错,模式可以,照这个路子往下走,很有前途。”得到同行的认可,老许挺开心。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广告的春天也在到来。汽车新闻开始往配合广告的专刊方向发展。
最后,在东快10岁生日来临之际,老许只想说一句:希望东快以及汽车周刊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