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不承认,车市此时确实遇到了困境。从5、6月开始的下行趋势到8月演绎得淋漓尽致,很多经销商都在微利或亏损边缘挣扎,等待“金九银十”扭转车市的颓势。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出来了,尽管力度不小,但在当前还无法撬动新能源车的销售困局。
补贴政策加速车市分野
金九银十,往往是车商的幸福时光。但在接下来的旺季,不一定是全行业集体狂欢的季节。车市正在外力的影响下,开始上演着“马太效应”。而这股“外力”正是政策影响力。8月17日,国家第二批“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广目录公布。至此,两批共132款1.6L及其以下排量乘用车获得了3000元节能补贴。9月份,第三批节能车名单将正式发布。在上半年1.6L及其以下排量乘用车市场份额开始缩水的情况下,这一政策犹如一场“及时雨”,缓解了车市的大旱,1.6L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市场份额将止跌回升。
但是,这一新政却不是“普惠制”,而对补贴车型进行了严格的限定——必须通过汽车燃料消耗量标识备案、获得了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3C认证)证书,综合工况油耗比现行国家油耗标准低20%左右。事实上,入围车型的节能性获得了国家三部委的认可,这比厂家费尽口舌自我宣传,更具说服力。因此,这一新政的推出,也将加速车市销售的分野。毕竟,入围车型获得的不仅仅是3000元补贴,更重要是产品与品牌形象的名片。
而对于小型车而言,这一马太效应尤为明显。以新嘉年华、新飞度、乐风等为主导的小型车中坚力量,比亚迪F0、奇瑞QQ3、江淮同悦等自主品牌都将借助这张名片,不断蚕食那些未入围车型的市场份额,给未入围车型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小型车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即将上演。
不少车商浑水摸鱼
对于节能车补贴新政策,业内褒贬不一,但基本上以正面肯定的声音居多。质疑的声音主要就是3000元的补贴能否有效落实,不希望出现汽车下乡时补贴未到、车价先涨的情形。那么南昌节能车补贴实施的情况如何呢?近日,记者做过一番调查发现,不少经销商瞒天过海,将自己的促销政策和节能车补贴混为一谈,总的优惠力度还是那么大,但因为里面含了3000元节能车补贴,无形中经销商的让利幅度回收了。
近日记者一位朋友要买一款韩系车,之前争取到的最大让利幅度是1.3万元,但他还是没出手,朋友说要等第二批节能车补贴名单出来。8月17日,果不其然,他想买的车榜上有名。他盘算着以为还可以再优惠3000元,结果跟经销商交涉后发现,优惠幅度还是1.3万元。在一番讨价还价之后,车商答应送点装修给他,他才签字下单。
记者在其他一些车型上也看到了相似的情况,某款美系车之前就可以优惠2000元左右,在上榜第二批节能车名单之后,这款车一口价优惠3000元。实际上,国家给的补贴被经销商当成了自己的让利,而部分不清楚节能车补贴政策的消费者很容易上钩。所以,车市又出现了不大好的苗头,该给消费者的国家补贴又被经销商化解于无形,消费者没有成为最终的受益者。到了出台实施细则来规范节能车补贴实施过程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