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北京汽车限行令争论温度不减 难死决策者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2010年12月19日09:52
来源:搜狐汽车 作者:程远

  北京要不要限制轿车发展,这个问题已经争论了很久,而且温度持续不降。

  一直以来,北京都是中国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其轿车销量一度占到全国市场的七分之一,加之作为首都的地位,北京始终是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旗帜,每当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影响到全国汽车市场。

  如今,北京市交通管理当局面临着两大压力:一是“首堵”的交通现状,市民怨声载道;一面是经济增长和首都“开放”形象的舆论压力。“限制”说,在北京也不是一个新问题,1993年后就多次提上了议事日程,但北京市政府首鼠两端,一直徘徊犹豫,难做决断。说句公道话,在不限制汽车发展的前提下,北京把缓解交通堵塞的招数几乎用尽了,可拥堵状况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日益严峻。

  人们总是把“限制”与“封闭”、“保守”相联系,这种“罪名”北京市的确担当不起;但是主张“堵不如疏”的专家人士,又曾拿出过什么更好的招术呢?

  “发展公共交通”,太老生常谈了,北京市是全国最早提出“公交先行”的城市,而且最早划出了公交专用车道。现在,公交车已经常常在开“串车”,再进一步增加公交车数量,连站台停靠都是问题了。现在乘公交车已经不是舒服或不舒服、便捷或不便捷的问题,而是有关起码的“尊严”问题了,特别对于女性乘客而言,连地铁都是如此。地铁修得太少、修得太慢,应该是北京在城市建设上的一大失误。看看上海,不声不响一下子就修出了400多公里,但这很需要投资,而且也只能是干线交通,地铁总不可能密如蛛网,很多地方地铁是到达不了的,城市各个角落还需要地面交通

  首都成了全世界著名的“首堵”,高峰期在路上堵你个把小时已是家常便饭,在这种普遍状况下,开私家车好歹还有个座位坐,与被挤在公交车上喘不不过来气感觉是绝不相同的,这也是很多人要买私家车的原因。

  多修路,理论上讲确实如此,但总不能把大楼都拆了,把绿地都填了,全都修成马路和停车场,不要树木,不要花草,只要汽车吧?北京的确到了进退两难的地步。

  有人提出“鼓励购买,限制使用”,更完全是混扯!难道买车不为使用,只为放在车库里当摆设?对极少数超有钱的人来说,拥有多辆车子很稀松平常,那些极富阶层或许拥有七八辆车,他们对车的确是很“限制使用”,因为他不能同时开几辆车出门。但是,现阶段对绝大多数购车人来说,买一辆车是不小的开支,省吃俭用,攒钱、筹钱才能买下一辆车,甚至因此而身背债务的也并非少见,买下一辆车还要交许多税费,却要鼓励他购买,但不许他使用,这不是成心气他吗?守着车不能用比没车更要痛苦十倍。汽车现在已经成了有车族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一周限行一天已经让他们十分难受,再有更多的限制,不是成心要活活折磨他们吗?再说车子即使不开,停车不也是问题吗?

  现在北京一年新增汽车80万辆,无论谁来北京主政,也不可能同步增加出那么多交通资源。这时候重提限牌,也许只能算是个“没有办法的办法”,一旦适度为购车设置了障碍,一些人可能会推迟或者放弃购买,就会逐渐减缓汽车的增长速度。

  从上海限购情况看,的确“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购车者会有很多对付的办法,但同时,也会有“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事情,社会就是这样在相互博弈中发展。不管怎么说,限与不限,的确难以决断。

  不过,无论限还是不限,提高开车人的道德水准,却是当务之急,而且并不需要成本。

  大家稍一留心就会发现,道路突然出现堵塞,常常是交通事故造成的,抢行加塞,很容易酿成事故,一堵一大片,比车多更可怕。还有的占快车道故意慢行,浪费大量道路资源,还迫使后面车子并线,引发事故。停车也是如此,一车占两位,只顾自己,不管别人。如大家都能提高开车道德,大量减少交通事故,拥堵也能大大减少,而且立竿见影。

    媒体来源:《汽车公社》

 

(责任编辑:杜伟)

[我来说两句]
更多说两句>>  

精准搜索: 5万 8万 12万 15万 22万 35万 50万 70万以上
两厢轿车 | 三厢轿车 | 旅行轿车 | 敞篷轿车 | 运动轿车

砍价团 试驾 预订

更多 >>搜狐焦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