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款自主品牌轿车BC301Z下线前两周,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汽集团”)举行了南方(株洲)生产基地(以下简称“株洲基地”)纪行活动。位于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栗雨工业园的北汽株洲基地,向众人揭开了神秘面纱。
“株洲速度”改写“北现速度”
株洲基地作为自主品牌小型车生产基地,是北汽集团自主品牌乘用车全国战略布局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肩负着北汽集团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夯实基础的艰巨使命,在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车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株洲基地的建设可谓艰苦卓绝。“基地从立项到建设充满艰辛,不仅遭遇史无前例的冰雪天气,还赶上多年少有的漫长雨季和持续高温,北汽人与天斗、与地斗,仅用18个月就在荒山土坡上建成了现代化的质量中心,随后总装厂、车身厂、涂装厂也拔地而起。”北汽集团乘用车事业部副总经理杨维志说。
据了解,株洲基地建设时间比行业同规模基地常规建设时间提前了整整12个月,创造了多项行业奇迹。北汽集团乘用车事业部副总经理陈宏良介绍说,株洲基地提前3个月实现了冲压设备安装调试后的试生产,以及涂装厂的投槽,28个人仅用6个月时间就装配出自主设计的发动机,并一次点火成功。这令曾经见证过“北京现代速度”的韩国人都惊叹地连称:“太神奇了!”
“重新工业化”塑造竞争力
据了解,株洲基地包括四大工艺车间和发动机动力总成配套设施,规划用地53万平方米,其中一期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总投资25亿元。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一期规划预计在2012年前完成,实现整车10万辆的生产规模;2013年~2015年二期建成,届时整车产能将达到20万辆,发动机产能20万台。
陈宏良强调,虽然北汽集团自主品牌乘用车以小排量及交叉车型起步,但株洲基地按照生产高品质轿车的标准设计建设,采用了很多用于生产中高级车的设备,如车身机器人翻转式混流焊接线、ABB机器人滚边、多台三坐标测量机等。
决定一家工厂先进性的关键不在于流水线上有多少机器人,而在于把整个工厂和生产流程作为一体化的流动系统进行科学设计。这是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提出的“重新工业化”概念。
“‘重新工业化’概念在我们的生产线上随处可见。它不仅继承了传统生产线的低成本优势,可节约成本25%以上,而且从整体上提高了生产效率,强化了质量的主被动控制。”北汽集团乘用车事业部副总经理陈宏良解释说,“株洲基地虽然大量采用先进工艺和一流制造设备,但并不是完全照搬最优模式,而是结合产品定位和诉求进行设计。”
高质量激活后发优势
在与北汽集团相关领导交流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北汽集团对产品质量的重视。株洲基地管理部门的办公楼被北汽集团命名为质量中心。“将基地办公楼称为质量中心,体现出北汽集团对质量的高度重视,其中包括基地建设质量、产品质量和团队工作质量。事实证明,得益于我们对各个环节质量的严格控制,在基地的整个建设过程中,没有发生一起安全及质量事故。”杨维志说。
在株洲基地的生产车间,处处张贴着写有“Q.自学自检”的标语。陈宏良告诉记者,“Q.自学自检”是北汽集团自主品牌乘用车的管理理念,其中“Q.”代表quick(高速、高效)和quality(高质);“自学自检”意为不断积累新的知识和持续改进工作。这些正是精细生产的核心要素。北汽集团坚持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标准,建立完整管理体系。一年多时间里,已下发180多个管理标准、体系文件。“北汽集团在自主品牌乘用车上是后进入者,但后进入者并非没有机会。凭借‘Q.自学自检’以及对人才、技术、管理的严格要求,相信我们的产品有着不可比拟的后发优势。”提到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前景,陈宏良满怀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