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两位前任风格迥异的薄石,如何操盘一汽-大众奥迪从"最具价值"到"最具进取魅力"的转变?身处"后两百万辆时代",他又将如何带领一汽-大众奥迪在领先者的王座之上,继续一路凯歌?
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总经理 薄石 |
领先者之路
1988年,随着一辆黑色奥迪100缓缓由长春驶入国人视线,奥迪品牌展开了自己的中国命途。25年后的今天,街头巷尾处处闪现的四环标志,是奥迪在中国的成绩单最为直观的体现。
如果你希望更为细致的审视一汽-大众奥迪25年来的战绩,不可忽略的数字是:2012年全年在华销量超过40万辆,同比增长30%;2013年上半年中国地区累计销量22.8万辆;在中国143个城市,建有309家经销商;在国内销售的第200万辆汽车已交付完成;在售车型达到31款;已有四款国产车型;在中国的南方和北方拥有两大世界级生产基地……这些,便是目前中国豪华车市场冠军的标准配备。
然而罗马并非一天建成。从一汽与奥迪签署“关于在一汽生产奥迪的技术转让许可证合同”,开始组装生产奥迪100车型,到一汽-大众奥迪真正登上中国豪华车市场王座,这中间略过的是二十二年光华飞逝。其中最让奥迪人欢饮鼓舞的时刻,想必是一汽-大众奥迪首次登顶中国豪华车市场的一瞬。
2008年,刚刚上任的原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唐迈,在接受访问时半开玩笑的讲到:“只有中国超越德国市场后,我才能回国。” 2010年上半年,奥迪在华销售10.86万辆,如愿超越德国。
所谓功成身退,对于唐迈而言,这或许是返回德国的最佳时机。而接手中国市场大好局面的,正是时任奥迪日本公司总经理的薄石(Dominique Boesch)。
彼时,在这块奥迪新晋全球最大市场上,迎接薄石的是一双双审视的眼睛,而非传闻中这一古老东方国度应有的热情与好客。在薄石上任的第一年里,不断被外界批评战略过于保守,很多人质疑这么一个来自于年销量尚未过万的小市场管理者,是否有能力驾驭年销量20余万辆的大市场。更有甚者,预言薄石将成为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三任外方领导中最为平庸的一位,他或有可能目睹奥迪在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市场被赶超的景象。
如你所见,事实与上述预言恰恰相反。在薄石的带领下,一汽-大众奥迪一路高歌猛进,不仅没有被竞争对手赶超,反而进一步拉大了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正如上文所言,在奥迪A6L、A4L、Q5、Q3四款国产车型组合推动下,2012年一汽-大众奥迪全年在华销量首次突破40万辆,而在今年"三年第二个100万辆"的销售目标也已提前实现。
2013年7月19日,在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薄石接受搜狐汽车独家专访之时,对一汽-大众奥迪25年来取得的成绩,以及个人到任两年多以来一汽-大众奥迪的新变化,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坚定的认为,在今后一汽-大众奥迪仍将保持领先地位。"综合判断奥迪品牌,我相信它是非常强大的,在中国市场要强于其他竞争对手。"薄石如此表示。
而说到奥迪多年来成功的原因,薄石将其归结于两大方面:"全价值链本土化"以及高质量的增长。
作为首个进入中国市场的高档豪华车品牌,自其来到中国之初,一汽和奥迪股东双方便始终将奥迪全球统一标准基础上的"全价值链本土化"作为核心发展模式。在这一思路之下,一汽-大众奥迪进行了多方面工作,包括本地化研发、本地化生产、本地化采购以及本地化营销。到目前为止,一汽-大众奥迪的平均国产化率已经达到60%,而在未来,这一比例最高将达到85%。
而所谓增长的高质量,据薄石介绍,主要通过拓展产品线和提升经销商网络服务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并不断将全球最新技术介绍给中国用户等手段实现。
基于以上,一汽-大众奥迪在中国市场保持着良好走势。但无法回避的是,在持续“微增长”的中国市场,当竞争对手越来越重视本土化工作之后,奥迪与他们之间的销量差距已呈现缩小态势。
依照薄石所言,任期内他的职责是在以往奥迪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其在中国市场的领导地位。他的梦想能实现吗?一个企业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需要不同风格的领导,与两位前任风格迥异的薄石,是否是一汽-大众奥迪目前需要的那个人?而他认定一汽-大众奥迪将保持中国豪华车市场领导者地位的信心又来源于何处?
|
E电园纯电皮卡是啥妖孽
E电园试北汽纯电EU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