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梅:从需求的角度,我也简单说一下我对新能源车市场的看法。我们更关注是未来整个汽车产业的需求发展,最受制约的一个是能源一个是环保另外还有交通方面的限制。从政府角度不得不考虑,我们要发展新能源。另外大家也在讲日本的混合动力技术,其实从政府角度上讲,关于新能源的政策更多相当于说直接的补贴支持,这样的情况下应该算比较偏普惠一点可能容易出,如果直接补贴混合动力,日系这方面特别突出得强,如果这样出是不是有点针对性特别明显?我觉得这一类直接补贴混合动力的政策应该是不太可能的,更多的政策还是去集中纯电动还有插电式混动。 关于政策,各位老师都说得特别好,我们感觉现在其实新能源现有的政策刚才付老师讲一定是很有作用的,要不然不至于现在的新能源的量能到现在,但是有一些问题,绝大多数销售的环节直接给补贴,实际出现了很多骗补的情况,尤其是商务车领域特别明显,拿了补贴把这个车相当于拆解再重新组装再来一次,很多量并没有真正到市场上,但是这个补贴都拿到手了。这种方式应该会改的。
新能源的补贴上或者在新能源的支持上其实分为三个层面,一个在生产层面一直在做,原来一般情况下鼓励企业在新能源方面的立项直接给到财政或者课题支持,效果不太好。现在更多的是降低一些门槛包括类似于互联网公司的引入,从供给上去强化它,未来两三年会出美国搞积分制,类似新能源汽车交易的制度或者叫做生产配额,说白了传统车就算是负积分,类似碳交易,新能能源车就是正积分,很大规模新能源来匹配,如果不能匹配的话要么交罚款要么买积分。这个应该是在考虑之中,这都是一些国际比较好的做法。 在销售环节方面的支持,现在一直在补贴,而且力度比较大。付老师说退出是肯定的,财政支持不了。另外,销售方面有一些税收减免,减免购置税、车船税,这些还是会持续下去的。
使用环节上其实目前来讲,我们分析研究觉得最大的支持就是不限行不限购,现在来看新能源车的销量大概有百分之六七十集中在限购城市,尤其私人购买这块,主要是限购区域。还有一块刚才刘总提到的,基础充电的建设,应该有一个规划,据说到2020年有1200个充电站,480万个单个充电桩的建设,从合作方式上是不是也在考虑政府跟企业结合,引进民资去推进。最难的还是技术上的突破,想要新能源真正起来还是应该看私人购买,但是实际说现在私人购买最主要的受制于产品供给不能满足需求,续航里程、充电时长类似于这样,短时间之内电池技术很难突破。
|
E电园纯电皮卡是啥妖孽
E电园试北汽纯电EU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