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由搜狐汽车主办的中国汽车媒体智库——第二届新锐媒体人沙龙在北京举行。华夏时报汽车周刊执行主编寇建东、21世纪经济报道资深记者何芳、中国经济时报汽车周刊副主编陈喆、经济观察资深记者耿慧丽、中国青年报汽车周刊记者黄少华、第一财经日报产经新闻中心记者刘霞、新京报汽车记者魏学珍、每日经济新闻汽车周刊主编助理祝贺等汽车媒体界精英,围绕着"中国汽车市场变局"和"汽车社会病待解"两大主题,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为中国汽车业发展献计献策……[全文]
|
||||||
|
|
|
|
12月14日,由搜狐汽车主办的中国汽车媒体智库——第二届新锐媒体人沙龙在北京举行。华夏时报汽车周刊执行主编寇建东、21世纪经济报道资深记者何芳、中国经济时报汽车周刊副主编陈喆、经济观察资深记者耿慧丽、中国青年报汽车周刊记者黄少华、第一财经日报产经新闻中心记者刘霞、新京报汽车记者魏学珍、每日经济新闻汽车周刊主编助理祝贺等汽车媒体界精英,围绕着"中国汽车市场变局"和"汽车社会病待解"两大主题,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为中国汽车业发展献计献策。
中汽协刚刚公布11月份销售数据,11月汽车销售165.6万辆,环比有8.6%的增长,同比去年11月份下降2.42%;1到11月份累计销量1681.56万辆,同比增长2.56%。另一方面,与今年车市整体增速放缓相比,豪华车市场今年表现十分抢眼。今年豪华车销量将突破100万,与去年70万辆相比增幅还是很大的。
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饶达分析,今年整个车市应该是负增长,有三个理由:一是去年车市极度火爆,一些厂家把去年的超额销量算到了今年的业绩里,像这样去年藏着今年吐出来的销量约有40-50万辆,去年应该是1860,不是1806;第二,今年新增的销量中,还有35万辆为汽车出口增量;国产汽车国内销量今年估计也就是1700万辆;第三,今年销量中还有40万辆左右是厂家压给经销商的库存。这样一来,今年的销量中至少有115万辆不是来源于内销增加。全年实际是负增长。
谈到今年的车市,不能不说自主品牌。乘联会有一个判断,认为现在内资乘用车企业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数据显示,今年整个内资乘用车产品占有率下降2%,去掉出口,实际上国内也是负增长的情况。而且绝大多数人对今后的市场前景更悲观。对于自主品牌表现不好的原因,乘联会列举了几点理由:第一是国内对汽车行业开放过度;第二是国家政策引导用户购买大排量汽车;第三是中国人的民族精神丧失;第四是内资企业经营管理思想落后。
今年年1至11月,北京累计交易新车355000辆,比去年同期750700辆少销售395700辆,同比累计增长-52.71%。其中,北京1至11月进口车累计交易36540辆,比去年同期的53700辆少销售17160辆,同比累计增长-31.96%;1至11月累计成交二手车344400辆,比去年同期444050辆少成交99650辆,同比累计增长-22.44%;今年以来北京二手车已连续4个月超过新车销量。在交通方面,北京市交通委称,今年1月-10月工作日平均拥堵持续时间为1小时,同比减少1小时25分钟。
现如今,中国汽车市场百花齐放,价格也日益看好,但是养车方面的各种问题却是日趋突出。在众多的地方来说,买得起,养不起;或者说买得起,用着烦心的问题却也日趋突出。除了拥堵问题,高油价、高税费等问题致使养车、用车成本不断地增加。政府、厂商、消费者,谁来为用车环境恶化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