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七:北京实施国4排放标准
全国实施国3排放标准
入选理由:国Ⅲ排放标准的实施引发的短期市场震动,超出了专家的预料,
因“国Ⅲ”大限引发的连锁反应也在延续。
尽管国Ⅲ大限的通知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从7月1日起,国Ⅲ标准在我国正式实施,届时国Ⅱ标准的汽车和柴油车都将禁止销售和挂牌,但在国内的一些经销商还是急得手忙脚乱,为清理库存的国Ⅱ车型寻求最后的退路。
按理说,在北京、广州等地,国Ⅲ标准早就开始实施,并给汽车厂商预留了准备升级的时间,但似乎对于某些汽车厂家而言,国Ⅲ升级仍是一件难事,并拿汽车成本增长压力找借口。
相关阅读:
入选理由:11月27日财政部建司司长王保安透露的信息貌似给中国新能源汽车狠狠打了一剂强心针。财政部将对购买新能源车的消费者直接采取财政补贴措施,持续投入将达200亿。长期慨叹中国新能源无政策支持的现状将得到改变。而今年一大批自主企业纷纷拿出自己的新能源战略和车型,舆论兴起中国新能源元年的说法。然而浮华之后,中国新能源到底实力几何,在全世界新能源大潮中真的没输在起跑线上吗?
相关阅读:
新能源车不是御寒办法
而是锦上添花
财政部投200多亿 购买新能源车将获补贴
事件九:《反垄断法》8月1日起实施
入选理由:《反垄断法》实施在即,关于《反垄断法》对汽车行业的影响,众说纷纭。最有影响力的应该是认为新法会深远影响汽车厂家与经销商的关系,而关于此关系中的潜规则:最低限价、禁止跨区销售……成为新法的热议焦点,甚至引发新法可能引发降价潮的争议。
相关阅读:《反垄断法》实施不是汽车普遍降价的开始
夏治冰:新法将决定未来国内汽车市场的走向
事件十:新《道交法》:机动车无过错担责不超10%
入选理由:
“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发生事故,机动车如无过错,超过机动车交强险赔偿限额的部分,机动车的赔偿不超过10%。”5月1日起,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的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开始施行,记者获悉,新《道交法》当中进一步明确了汽车在无过错的情况下撞人的赔偿责任。 对于这一条例的改动,许多车主表示赞同。
相关阅读:
无责赔偿10%
道交法修正案是否以人为本
修改后的道交法5月1日施行 撞了不白撞
(责任编辑:王雅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