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月4日电(记者李志勇、陆文军、陈冀)春节前这段时间,一般是汽车经销商冲任务量的时候,车型价格优惠会比较大,同时也是消费者买车的好时机。
而记者采访北京、
上海、
广州的一些消费者发现,目前车市观望气息浓重,很多有购车意愿的消费者选择持币待购,其中既有国际经济危机的间接影响,也有地方限制小排量、限制车牌等因素产生的影响,还有用车环境恶劣造成的影响。
看来,要想充分发挥汽车消费对内需的拉动作用,有关部门还需尽快推出组合拳,改善国内汽车消费环境。
地方限小、限车牌的“土政策”亟待清理 广州的刘芸夫妇结婚一年多,平时上班外出都是借助公交车和出租车。虽然有时公交车较拥挤,高峰期打车也比较困难,但计算了一下养车的成本,夫妻俩还是没买车。可是最近刘芸怀孕了,想着日后再挤公交车多有不便,夫妻俩考虑买车。
大学毕业工作才五年,结婚买了房还在按揭,目前经济不景气,刘芸所在的企业效益受到影响,月收入下降了三成,夫妻俩根据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合计着买个省油的小排量汽车。
然而,刘芸所在的城市——广州市却对小排量汽车予以全面禁止。刘芸夫妇只好暂时放弃了买车的计划。
“我们今后几年的家庭结构就是一家三口,家庭用车主要是代步。小排量车比较省油,但是由于"限小令",小排量车没办法在广州上牌。”刘芸说。
广州市是最彻底的“限小”城市之一,对小排量汽车予以全面禁止。2001年,广州市颁布《关于停止核发微型小汽车牌证和对微型小汽车加强管理的通告》,像当年对待摩托车一样,全面停止给排量1.0升以下的车辆上牌,对已经领取号牌的小排量车划定行驶路段。2002年又发出通知,进一步规定外地排量1.0升及以下的车辆也不得进入广州市区。
事实上,不仅在广州,在许多大城市小排量车都难逃被歧视的命运。这种“限小令”让一些考虑购买小排量汽车的消费者放弃了买车的计划。
汽车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小排量车是最适合我国的国情车。但由于“限小令”等诸多因素,小排量车的市场始终“发育不良”。据全国乘用车联合会最近公布的数据,2008年上半年全国1.0升及以下小排量车市场占有率继续降低,比上一年同期低了1%,仅为5.7%。
与广州等大城市“限小”不同的是,小排量车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却颇受欢迎,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使用小排量车。
广东省人大代表朱列玉认为:“小排量车的使用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国家出台降低小排量车税率的政策,倾向很明显,就是要通过经济杠杆,鼓励大家多消费小排量车。而国内一些大城市的"限小令"正好与国家鼓励政策相反,应该及时进行调整。特别在当前"保增长、促内需"的经济形势下,更应该通过及时地调整产业政策来有效促进汽车工业的发展。”
此外,上海车牌仍旧是“最贵铁皮”,居高不下的车牌价让不少上海消费者对“有车生活”望而却步。
“虽然近一年来上海车牌大幅下滑,从5万多元顶峰已经跌到3万元左右,但对普通消费者来说,仍然是不小的负担。”准备买车的上海白领黄化辰说,“通过车牌拍卖控制汽车保有量我们也理解,但毕竟现在三四万元就可以买一台不错的经济型小车,而车牌价贵过车价,确实让我们这样的购车者望而却步。”
(责任编辑:柳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