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出台在即 新能源车步入上升景气通道
6月22日,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北京就新能源汽车发展进行专题调研时强调,要大力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现新能源汽车在技术上的超越和产业上的跨越。
“在全球汽车工业都在加大新能源汽车研发的大背景下,中国政府高层对新能源汽车的应用推广如此关注,有其特殊的用意”,业内专家贾新光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这表明政府更加注重对新能源汽车的开发、研究和应用。
据《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今年6月份将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支持政策”,但该政策至今未能出台,此次中央高层的调研或许可以看成是一个信号,相关新政将很快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将步入一条上升的景气通道。
产业化需要一个完备的体系
相关资料显示,科技部过去10年组织实施国家“863”及其他科技计划,累计投入了近20亿元资金,支持和引导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建立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技术平台,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关键零部件体系,开发出了一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并实现了小批量的整车生产能力。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整车水平和国际上差别不大,比如比亚迪F3DM双模电动车的双模技术,就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目前只有通用、丰田两家汽车企业掌握了。”贾新光说,现在的主要问题还是在基础面,比如电池、电动机等关键技术,还需要从材料、生产等方面实现更大的突破。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前景非常好,关键是要与市场接轨,让消费者接受。”在贾新光看来,发展新能源汽车,一是要力图使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让消费者接受它;二是汽车厂商要有统一认识,在技术、销售及服务上,形成规模和联动。
“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不是某一个企业能够独立完成的,需要全行业甚至全社会的联动才能做到。”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负责人苏晖对中国时报记者说。
“新能源汽车要成功走向市场,还有一个配套设施建设的问题需要解决。”苏晖强调说,比如电动汽车,不光充电耗时长导致不便,而且电动汽车不能像传统汽油车那样,拥有遍布全国各地的加油站点,可以随时随地加油。天然气汽车之所以不能普及到普通消费者,也是因为加气网络没有建立起来。
“新能源汽车要普及,不光是技术问题,还必须建立一个健全的和加油站一样的充电或者加气的网络系统。”苏晖说。
战略目标与产业发展逐渐对接
“目前在中国,甚至在世界上,新能源汽车要实现商业化,让大多数消费者买得起、用得起,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之所以大力倡导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主要还是着眼于节能环保问题,不能误解为新能源汽车马上就会取代传统汽油车和柴油车。”苏晖认为,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研发成本太高,导致新能源汽车没有价格优势;二是技术还不完全成熟,这导致新能源汽车在短时间内无法做到大规模商业化推广,无法达到大多数消费者的要求。
“发展新能源汽车,眼下更多的还只是一个国家能源战略问题,而不是一个市场问题”,贾新光说,以美国、德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都把开发新能源作为国家战略,如果中国不抓紧赶上,就可能在以后的新能源领域陷入被动。
对此,苏晖说:“中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新能源研发的战略意义非常重要,但是,并不是说国家高层表态要发展新能源车,我们的能源问题就解决了,我们的着眼点是在将来”。他认为,由于起步太晚,我国传统汽车的技术和其他国家有很大差距,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起步并不算晚,如果中国能在新能源汽车开发上有所突破,就能在未来世界汽车强国中占有一席之地。
此前,温家宝总理在视察比亚迪汽车的时候指出:“真正能够占领市场的还是得靠新的产品,靠代表未来的产品,靠有竞争力的产品”。
比迪亚汽车一高层对本报记者说:“传统汽车已经发展了100多年,再去搞创新,空间很小,而新能源汽车刚刚起步,创新的空间很大”。他认为,中国的电池技术并不落后,电动汽车的未来应该有中国人的一片天地。
节能减排是国家倡导的汽车产业发展方向,新能源汽车消费新政呼之欲出,让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新能源汽车市场,将是汽车企业今后争夺的重点,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就有机会赢得未来汽车业竞争的胜利。”该高层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