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水的不仅仅是质保期长短。在国内,就连保修条款也变得不那么明晰起来。如果没有专业的知识,消费者很难清楚地知道车辆的质量问题是否在质保范围。更让人头疼的是,国内很多品牌的质保手册,很习惯用“等等”来概括不在质保范围或者有限质保的那些部件,由此留下了很多解释空间。
本报记者查阅了多个品牌在美国市场的官方网站后发现,这些网站上基本都有醒目的用户权利板块,而在中国市场,这些品牌的官方网站上难找到类似的质保信息,有些甚至根本没有交代质保期。翻一翻不同品牌在中美两国的质保手册,你可以更明显地感觉到不同品牌在中美市场上的差异。
在日产美国的手册上,质保范围被分作基本项目、车身防蚀穿、动力总成、排放达标、安全带及轮胎六大部分,每一部分有各自的质保期及规定。单个部分下,专门列举了此项目涉及的部件及相关说明,如动力总成下分的引擎下就细数了从缸盖到飞轮的承保部件。非承保范围内的部件(主要是易损件及油水)和情形被统一归纳,另起条目罗列。之后还有关于电池维护、调较以及道路救援等服务的另行专门说明,质保内容占据了满满五十多页。福特、奥迪等品牌手册内容也基本如此。
但是翻开日产在中国的保修手册,除开记录表格,描述保修条款的仅有两页。虽然清楚交代了“新车保修24个月或60000公里”,也有“包括工厂原装汽车上的所有零件”字样,却再无细分,也没有点明厂家的义务。相比之下,后面的“非保修范围”近一页的篇幅,而且留下了很多模糊的可解释的空间。同样的问题在上海大众的保修手册中也有出现,几乎所有的条款都是作概念性陈述,缺乏具体描述和明确定义,不易被消费者读懂。而在这方面已经做得较好的进口起亚的质保手册虽然作出了一定程度的细分,划出了几个部分做不同的担保,但仍缺乏零部件清单。
因为保修条款模糊,国内的消费者在车辆出现质量问题的时候往往不知道自己车的问题部件是否在保修范围,还因为解释权在汽车厂商手中,你如果没有专业知识,保修手册基本就是“天书”,读不懂就难免有被厂商“忽悠”的风险。一位进口车商“非正式”地告诉记者“厂家就是有意把这些条款模糊一点,让厂商有一个可弹性处理纠纷的空间。”
事实上,条款不清晰带来的结果往往是消费者难以认清哪些问题是厂商的承保范围,由此引发的纠纷和投诉占了汽车投诉相当大的比例。据中消协统计,2008年,在整体投诉降低的情况下,汽车的投诉比2007年增长了2.8%。中国消费者协会消费指导部主任张德志表示,2008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共受理汽车投诉8000多件,其中有5000多件有关质量问题,而在这5000多件质量投诉中,涉及保养维修的服务类投诉占了较高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