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晚南京发生的恶性交通事故属于严重醉酒驾驶造成,那么,什么样的交通肇事行为构成犯罪;喝多少酒属于酒后驾车,多少属于醉酒驾驶;出借车辆肇事,车主是否要承担责任?听听法律界人士的解读。
驾车千万莫饮酒
■喝一杯啤酒就达酒后驾驶含量
据西安市交通警察支队莲湖大队法制科科长吴向东介绍,新《道路交通安全法》将喝酒驾车分为酒后驾车和醉酒驾车两个档次,并且对驾驶营运机动车的驾驶员加重处罚。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为酒后驾车行为。
根据《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标准,有人估算了一下20mg/100ml大致相当于一杯啤酒。按照目前市场上各种酒的酒精含量,用普通一次性杯子喝一杯啤酒,就达到酒后驾驶的分量。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对酒后驾车的当事人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暂扣三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罚款。
■喝2瓶啤酒就达醉酒驾驶含量
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为醉酒驾车行为。吴向东说,酒精含量达到80mg/100ml,相当于3两低度白酒或者2瓶啤酒;100mg/100ml,相当于半斤低度白酒或者3瓶啤酒。
若人体中每百毫升血液中含100mg酒精,按不同的酒类量化分别是:70度白酒约50克;60度白酒约75克;50度白酒约100克;40度白酒约150克,也就是一口杯的量;日本清酒约500克;红酒约600克。吴向东解释说,喝2瓶啤酒或2-3两低度白酒去检测,就可以达到醉酒驾驶的含量。
醉酒后驾车的当事人,由交管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交管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千元罚款。一年内有前两款规定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被处罚两次以上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本报记者 王文凯
出借车辆要谨慎
如果肇事人与车主并非一人时,车主是否应承担法律责任?记者采访了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武军律师。
武律师说:“产权人如明知驾驶人没有驾照或醉酒,仍然将车借予他,并触犯《交通安全法》,产权人就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如触犯危害公共安全罪也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而作为触犯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作案工具汽车的产权人,其并不负刑事责任。如肇事人拥有驾照,同时在产权人不知情的情况下醉酒驾车触犯法律,产权人则无需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记者在这里提醒车主,将自己的私家车借给他人时应当谨慎,如果他人使用时发生交通事故或触犯其他法律,车主很有可能要承担部分责任,因此车辆尽量不要借给不太熟悉的人,如借给朋友也要充分了解对方是否拥有合法驾驶执照,并提醒对方请勿违法驾驶,这样才能确保车辆与财产安全。 实习记者 邸强
交通肇事可依刑法定罪
据悉,对于醉酒驾车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并在社会中产生恶劣影响,根据其危害程度,驾驶人将涉嫌交通肇事罪或危害公共安全罪。
■6种情况以交通肇事定罪
西安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事故处案审科科长田雄志说,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严重超载驾驶的;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对于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田雄志说,这里所说的“发生重大事故”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情况: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死亡三人以上;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逃避法律追究属肇事逃逸
田雄志说,在整个重大交通事故中,有以下行为之一都视为“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一,行为人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整个事故中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其二,在整个重大交通事故中行为人负事故同等责任,整个事故中死亡六人以上;其三,在整个交通事故中,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在六十万元以上,行为人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且无能力赔偿。
对于交通肇事后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当事人,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田雄志说,首先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也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情节严重可定故意杀人罪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田雄志说,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232条、第234条第2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理。
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田雄志说,对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罪是一个单纯的过失犯罪,有特别恶劣的情节当处三年到七年之间的有期徒刑;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属于故意犯罪,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