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上海保监局对在沪财险公司来了次突然“袭击”。一方面,在沪所有财险公司副总经理被上海保监局召集参加上半年财险业形势分析会议,另一方面,在没有打任何“招呼”的情况下,上海保监局及上海保险同业公会对上述公司展开了突击检查。
当天上午十点左右,在沪23家经营车险业务的中外资财险公司无一例外地接到了一起来自上海市闵行区莲花路的车险理赔报案电话。原来,这是上海保险监管部门暗中“策划”的一次现场突击检查,检查内容就是:通过现场车险模拟报案,来测试各家财险公司在车险理赔上的速度、效率、质量以及服务态度。
检查结果在下午召开的上半年财险业形势分析会议上被揭晓。“从检查结果来看,相比去年有所好转,但各公司实力悬殊较大。按规定上海车险理赔两小时内要到现场查勘,最快的公司12分钟内就已到达,最慢的公司花了215分钟,甚至还有一家公司到结果宣布时仍未到达事故现场。客服电话不畅通、客服人员对路段不熟等,都是影响查勘到达时间的主要原因。”上海保监局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说。
就在当天下午,上海保险同业公会又对上述公司的车险定损技能来了一次摸底测试。据本报采访了解,同业公会安排了两辆事故车辆由各公司派出的定损员来评估所需修理或更换的零配件及修理价格。实际测试结果显示,有10家公司定损出来的修理费用与基准价格相差10%以上,最高的相差42.4%。
“价格相差5%之内算比较合理,高于20%的公司则需要认真找原因。”上海保险同业公会会长张俊才强调说。这次摸底的大背景是,上海即将研究制定车险定损修理的行业统一标准,目的就是打击车险假赔案,提高赔款的真实性。来自业内的一种说法是,目前有些地区的车险赔款额中约两三成有“水分”,即由无证或资质较差的修理厂制造的假赔案而起,车主却毫不知情。
“无论从查勘检查还是定损测试来看,车险行业服务质量和水平有喜有忧、参差不齐。”上海保监局主抓财险业务的副局长邓雄汉当天直言不讳,“服务才是竞争的砝码,如果靠过去的价格战来抢市场份额,那么财险公司只会走入死胡同,就是一条死路。对于行业来说,提高查勘效率、定损技能,已是迫在眉睫。”
2009年是上海保监局重拳整顿规范车险市场的关键一年,用上海保监局局长马学平的话来说,上半年的检查力度超过了以往,但还不够,这样的突击检查将贯穿整个下半年。2009年上海保险业要着力于防范市场风险,提升保险服务水平,对规范保险市场秩序要出重拳、动真格,加大现场检查力度,对违规违法问题毫不含糊地进行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