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40%重叠可变形碰撞试验:后排假人出现下潜现象
2009年7月23日下午2:00分,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碰撞实验室对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生产的马自达牌CA7256AT型轿车(睿翼2.5L至尊版)完成了“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
偏置碰撞试验是车辆以55~56公里每小时的速度,以左侧40%的截面积撞击到一个可变性的蜂窝铝壁障上的实车试验。该实验因为只有40%的碰撞接触面积,更接近于现实交通事故中的汽车碰撞,同时作用在车辆上的碰撞力度也较完全正面碰撞试验要大一些,对车辆是一个更加严峻的考验。
![]() |
被动安全配置
| |
安全车身 |
3H结构高刚性车身 |
正驾驶气囊 |
有配备 |
副驾驶气囊 |
有配备 |
侧气囊 |
有配备 |
侧气帘 |
有配备 |
碰撞瞬间速度 |
55~56km/h |
备注 |
主要考验车辆车身结构和约束系统 |
![]() |
![]() |
![]() |
偏置碰撞试验后,睿翼前部车身受到较大的冲击,前脸破损比较严重。并且前部碰撞冲击力对前风挡玻璃和左侧车身造成一定的损伤,左侧风挡玻璃出现轻微裂纹,同时左侧车身下部的护板被撞开,撞击力对左侧车身造成的冲击还使得左前门打开较为费劲,这对发生事故后驾驶员的逃生是一个不利因素。
此外,从底盘处可以看出,睿翼左前部车身以及悬架发生明显变形,并且左前侧轮胎发生向内侧的倾斜,在撞击中应该受到较大的冲击。
![]() |
![]() |
碰撞后,驾驶席假人坐姿端正,和前部驾驶席安全气囊有着准确的接触,同时“三点式”接触痕迹很好的落在红色圈圈区域内。腿部安全上,假人左腿和前舱有一定的接触,而右腿因为假人腿部和前舱空间过小,而无法观察到是否有接触。
![]() |
![]() |
![]() |
碰撞后,副驾驶席假人坐姿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但是和左侧前部安全气囊的接触痕迹比较模糊,有种拖拉的迹象,这一般是假人头部和安全气囊接触时间上出现不协调而导致的。副驾驶席假人腿部和前舱有一定的接触痕迹,有受伤的可能。
![]() |
![]() |
![]() |
后排假人在此次碰撞中,出现重大意外。后排假人所乘坐的左侧后排座椅在碰撞中出现断裂,同时将假人拖入地板中,假人的胸部和颈部都受到安全带的束缚而变得十分“危险”。后排座椅出现断裂本身就属于较为“意外”的现象,而此次出现在中高级轿车睿翼上,更让我们感到吃惊。
碰撞试验更多数据表格:
车辆外观
前机舱变形情况 前引擎舱舱损坏比较严重
前悬是否变形 有变形
翼子板变形情况 左翼子板破损
A柱变形情况 轻微变形
B柱变形情况 保持完好
C柱变形情况 保持完好
车顶部变形情况 完好
车底部门槛梁变形情况 保持完好
前风挡玻璃是否破损 局部破裂
备注 无
车辆内部情况
正副驾驶员气囊是否打开 正常打开
假人头部接触情况 副驾驶席假人和气囊接触痕迹模糊
内饰板破损情况 完好
是否有尖锐物体出现 无
前排假人坐姿 坐姿端正
前排座椅是否位移 完好
后排假人坐姿 后排假人出现“下潜”现象
备注 无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