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酸、甜、苦、辣 2009汽车味道之“恼人的苦”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2009年12月24日07:39
来源:华商网-新文化报

  苦有多种,身体上的,精神上的,对于汽车生产厂家,有时会有身体上的苦,而对汽车消费者来说,身体肯定不苦,苦的都是精神上的。2009年马上就要过去,让我们来看看,汽车市场有哪些苦事值得回顾。

  1

  苦味原料

  年初销量整体下滑

  苦味度:★★★★☆

  苦涩车市:要说销量下滑,不得不提的是去年年底的形势。

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11月的广州车展期间,几乎所有厂家都非常痛苦,因为不但销量下滑,而且有预测金融危机会一直延续到2009年,而那一时期正是制定下一年度计划和目标的时期,2008年各大厂家都做了加大产能的投入,在这样的形势下,2009年的计划和目标怎么定?非常难。

  2008年12月时,奇瑞东风日产东风本田等企业在长沙车展期间向记者透露,这件事已成为一个课题,奇瑞就此为本年度制定了3个销售计划和3个销售目标,而且厂家负责人表示,会随时根据情况调整。同时包括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上海通用在内的很多厂家全都缩减刚刚提起来的产能

  1月各品牌的汽车销量都在下滑,直到国家出台了“1.6L及以下排量车型车辆购置税下调至5%”的政策,而这一政策真正发挥作用,也已经是2月中旬以后。汽车生产厂家和经销商的这段苦才算慢慢减轻。

  记者点评:年初的那段苦,几乎让所有的汽车人都想象不到8月底就有完成全年任务的经销商,也没敢想象今年的汽车还会有甜的可能,就更别提会敢想是近年来最甜的一次。没想到的是,给了消费者那一点小小的阳光,就真的让车市再一次灿烂了起来,而且对于很多经销商来说简直是甜得起了泡泡。

  2

  苦味原料

  油价N次上涨

  苦味度:★★★☆☆

  苦涩车市:对于消费者来说,凡是影响消费的因素一定会影响其消费的表现和消费的结果。2009年的油价以93号汽油为例,从年初的每升5.14元已经涨到了每升6.26元,一年中至少经过了5次上调。有媒体发出了“玩的就是心跳 今后油价调整将趋频繁”的无奈声音。油价上涨对于汽车消费者来说是一件苦事。

  第一次上调是在3月25日,是油改税后的首次上调,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90元和180元。各方对此都非常关注,国家发改委还专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派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就油价上调一事给出合理的分析与解释。通过媒体告诉消费者,“成品油定价机制以20天为周期对国际油价进行评估,如国际油价连续20天日均涨幅或跌幅超过4%,就应考虑对国内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整”。

  全国各地的媒体都纷纷就油价上涨做专题报道。然而那只是油价上涨的一小步,接下来几乎平均一个半月就涨一次,而且几次在全国各地出现了“油荒”。特别是柴油,高速公路上的加油站几乎全部都限量供应。11月,长春多家加油站因没有汽油和柴油的货源而停业。很多车主每天早晨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关于油价的新闻,如果听说这几天油价要涨,当天一定要去加油,甚至哪怕只能加几十元的油也要去。车主和准车主们的神经被油价拨弄着,真是快乐车生活中的苦事情。

  记者点评:“油价”是汽车消费者最关注的两大因素之一,油价汽车消费者对于汽车的排量和油量更加在意,所以虽说油价看起来只和消费者有直接关系,但其实和生产厂家以及经销商都会产生效益上的关联。这一年油价真是让汽车产业链上的所有人都苦了一把。

  3

  苦味原料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苦味度:★★★★☆

  苦涩车市: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世界气候大会”。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召开峰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像中国、印度这样的主要发展中国家应如何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成为此次会议的宗旨及预期目标之一。汽车节能减排再一次引起业界关注。

  虽然目前有很多消费者买小排量车是出于“节省用车成本”,但其实在汽车消费者中不乏一些环保者。金山丰田总经理毛广为就是其中的一位,自从一汽丰田开始在中国推广普锐斯这款油电混合动力车以后,他本人就一直在用这款车,公司给他配皇冠兰德酷路泽他都不用。他说虽然从事汽车行业十几年了,但他同时还是个环保爱好者,他会尽他本人所能对环保贡献一份力量。

  目前各大汽车生产厂家都在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纷纷投资建立新能源研发基地,对新能源车的研发投入非常大的精力,期望早日出成果。但其实对于汽车生产厂家,这是一项不能在短期投入之后就见效益的事,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记者点评:用汽车的人都有要求动力的需求,而在同等技术条件下,动力与排量也是成正比的,想要动力还拒绝大排量,这很矛盾。对于汽车生产厂家来说,这是一个在当前保护地球,要求节能减排形势下一个非常大的课题,虽然目前几乎所有的汽车生产厂家都在做这件事,但这是一项长久的工程,不可能立竿见影。这事虽然前景很美好,但目前确实让汽车厂家精神上很痛苦。

  

(责任编辑:郭捷)

[我来说两句]

我来说两句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更多说两句>>  

精准搜索: 5万 8万 12万 15万 22万 35万 50万 70万以上
两厢轿车 | 三厢轿车 | 旅行轿车 | 敞篷轿车 | 运动轿车

更多 >>搜狐焦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