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沃尔沃---福特没做到的 吉利能做到吗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2010年03月30日09:06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赵奕

  在吉利收购沃尔沃完成协议签署后,你觉得在并购的程序上,接下来吉利还将面临哪些困难?

  席勒:最大的困难和挑战在于如何获得管理层和关键员工的信任。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专家和高层管理人员会因为对公司未来的不确定性而离开公司。

清晰的战略定位、顺畅的沟通交流和快速的业务进展是获取员工信任的关键。

  陈文凯:在签约时实际上已经得到了两国政府的支持,沃尔沃工会的阻力也基本上消减,接下来走的并购程序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困难。除非接下来的半年里沃尔沃开始大幅赢利,否则包括工会、瑞典政府等方面都有可能因不想再出售而制造障碍。

  董扬:此事难度极大,签约仅仅是第一步,吉利必须自己付出最大努力,也希望政府各部门和全行业都尽力来支持。

  很多人担心,吉利是低端品牌,沃尔沃是个豪华品牌,吉利会伤害沃尔沃的品牌价值,你认同这一观点吗?

  席勒:吉利上市公司,许多股东应该是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一笔交易的。作为靠成本获胜的公司,吉利是否能够理解沃尔沃需要继续在豪华车市场中生存?过度依靠成本缩减必将抹杀车的性能,同时损害高质量的形象。如果这么做的话,吉利将永远都不能够实现沃尔沃的价格水准和毛利,这些都是实现赢利的前提条件。

  陈文凯:我一直认为,吉利基本上不能直接给沃尔沃公司提供什么可让其提升的价值,保持两个汽车公司在运营上的独立性非常重要。

  在沃尔沃正式赢利前,吉利主要应是充当财务投资者,作为一个股东的角色,在战略上为沃尔沃获得包括中国市场和中国要素在内的成本优势,而不要作为一个同行进行整合。

  如果能在较长的时间内较彻底地保持两个公司在运营上的相对独立的话,对沃尔沃的品牌价值影响有限。

  董扬:购买整个公司风险比较大,我的观点是对于在中国和外国企业这种类似于购买的事情里,从风险低到风险高我排了一个序,最低的是引进人才,第二是引进技术,第三是购买品牌,第四是购买整个公司。购买整个公司的风险最大,一方面我为我们中国的企业能够到海外并购感到高兴,另一方面我也有担心,因为到现在为止统计的数字,世界上这种并购恐怕成功率不到一半,所以说风险很大。

  福特当初为什么无法避免沃尔沃的亏损呢,如果福特做不好,吉利有没有可能做好?

  席勒:沃尔沃的大部分零部件是和福特的一模一样的。消费者并不傻,他们知道真相,因此他们不愿意支付更多的钱,过度的成本缩减损害了品牌价值。另外,福特在过去也没有能够支持沃尔沃在产品和基础设施(销售网络)的投入,未能使其达到关键规模,实现盈利。

  至于吉利是否能够做好,即使吉利可以提供足够的资本来开发新的、更好的车。关键问题是沃尔沃吉利能够存活多久?新的车型要3年后才能上市,而且新的车型是否能够成功还不确定。

  陈文凯:西方传统市场中,奔驰宝马奥迪三强鼎立,其他豪华品牌,包括沃尔沃都存在被挤出主流市场的问题。福特多年来无法真正给沃尔沃带来什么价值,福特自己也大量问题缠身,因此难有起色。

  福特做不好,吉利也很有可能做不好,不过,吉利也有一线机会做好,利用中国的市场优势和成本优势――即制造优势。将沃尔沃全球制造基地设在中国,向包括中国和非西欧市场生产车辆,可以达到同质量下有较好的成本优势。这也是福特所不能提供的。

  董扬:看后面的运作,现在花的钱只是首付,就像按揭买房一样,后面还要付。企业的并购值钱不值钱要看能不能“点石成金”。但凡卖出来的企业肯定是原来有问题,你能不能做得比它更好,把它的资源用起来,能用好就是好买卖,用不好就是吃亏。

  李书福为了平息工会的意见,选择在瑞典和比利时保留沃尔沃工厂,这会不会对未来沃尔沃的运营成本造成极大影响?

  席勒:沃尔沃保留欧洲的生产工厂,关键问题是他们可以坚持多久,同时在新车型出来之前,产能要减少到多少?成本将继续成为关注焦点,沃尔沃毕竟太小,难以自立。我不太清楚吉利是否将利用沃尔沃的研发和市场专有技术,来开发自己的高端车系列,这样就可以利用同样的产品平台和零部件的规模效应,来实现吉利沃尔沃的协同效益。

  陈文凯:沃尔沃这样一个国际性品牌,所有生产都在中国进行,这是不可想象的。即使中国自主品牌国际化,也不可以这种模式来进行,全球化生产和全球化营销都是必需的。但对于增量市场,或西欧、北美市场以外的市场,都由中国来生产和出口,这是可行的。

  自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汽车生产商表现出对国际汽车资产的极大兴趣,你觉得中国企业有没有买到货真价实的东西?

  席勒:上汽并购韩国双龙绝对是一个失败的案例。但是对英国罗孚的并购却是一个成功的典型,把生产转移到了中国,而研发能力还是继续留在英国,这样就可以在建立新的品牌同时在合资企业以外的市场推出自己的产品。

  中国企业更容易去并购一些小的、专业性的公司,这些公司最好是可以独立赢利的企业。对于缺少国际管理经验的中国公司,管理更加容易。万向集团过去这方面做得非常成功。标准的做法就是买进这个企业,把研发和最后组装留在欧美,把生产制造和零部件采购转移到中国。这样兼并外国企业才是真正的把价值带给了中国。

  陈文凯:金融危机以来,国际上货真价实的待售的东西不少。本次吉利收购沃尔沃轿车,我认为就是很有价值,并购价格比福特并购时少了几十亿美元,应该说还是相当值得的。

 

(责任编辑:柳鹏)

[我来说两句]

我来说两句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更多说两句>>  

精准搜索: 5万 8万 12万 15万 22万 35万 50万 70万以上
两厢轿车 | 三厢轿车 | 旅行轿车 | 敞篷轿车 | 运动轿车

更多 >>搜狐焦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