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数据发布源又多一家
5月4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汽中心)的一次新闻发布会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的关注:该中心在北京启动汽车信息发布机制,针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形势公布了产销数据。
该事件之所以被众多方面关注,不仅是所公布的数据,还包括数据发布这一事件本身。
新闻纵深
三个数据源并不重合
如果说仅是数据发布源多了一家,对媒体、厂家和消费者而言并不是什么特别重大的事情。但恰恰是针对同一个市场的销售数据,三方并不那么重合,这就会让需要用产销数据作为参考的各方面莫衷一是。
在中汽中心之前的两家数据发布源发布的信息各有特色:中汽协发布的数据非常简洁明了,主要针对基本乘用车(轿车),从品牌到企业都会有个前十的排列,并会有对数据的简单的评析;乘联会的数据则非常全面而详尽,数据几乎囊括了所有乘用车,能细分到各个品牌的每个车型,你能看出各个车型的表现,并能根据生产数据和销售数据推算出经销商的库存量。从数据来源看,中汽协数据多来自公安部,乘联会数据多来自汽车企业各自上报。
记者联系中汽中心后得知,本部在天津的这家机构在北京有一个部门从事数据发布这个“新项目”,并在每月的第一个工作日(较其他两家都要早)进行发布。
根据中汽中心自己的描述,记者可以看出他们要树立的特点就是数据的权威性:统计的销量是真正能代表实际销售状况的上牌数,其产量数据来源于《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车辆识别代号和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等系统。
三家发布机构发布的数据各有特色,但问题是三种数据并不那么重合,尽管数据描述的是同一件事情。根据中汽中心发布的第一批数据显示,第一季度汽车累计产量为433.34万辆,四月份汽车产量为152.52万辆,1到4月份汽车累计产量为585.86万辆;而根据此前中国汽车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第一季度中国汽车累计产量为455.45万辆。两者间有数十万辆的差距。因为乘联会公布的数据主要是针对乘用车,所以从数据表面上还不能直接对比。
延伸阅读
呼吁国家机构公布权威数据汽车的产销量数据会对车商和消费者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呢?
资深车迷张先生告诉记者,“我其实并不关注这些数据,但也不是说这些数据就没用。它至少能让消费者看出什么车卖得好,因为规模化成本就低,这个车的后期保养费用就不会特别高。另一点就是数据本身就可以是种很好的品牌宣传,你看我的车子不错吧,要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人买。”
与记者相熟的一位汽车厂家的大区经理表示,“我们每个月都会通过包括经销商收集、车管所查询等各种渠道来获得汽车的销售数据,特别是竞品的销售数据。这种数据能够在我们做销售规划时提供参考。”在记者问到是否会利用这些数据宣传时,他笑了,“如果数据非常高,当然会乐得让消费者知道,但我们也会不以损害别的品牌为前提。”
虽然说数据对买车、卖车都有参考意义,但也仅是参考。一位经营自主品牌的经销商就曾向记者抱怨,“你们报道的上牌数据不准,光我们店一个月就卖了超过150台车,其他几家店也和我们相差不大,总数怎么会只有那么点?”她向记者抱怨的当月,根据车管所的统计,该品牌上牌数为三百多台,她认为这个数据并不能反映出西安几家该品牌代理的总体销售数据。
销售数据能起到的只是参考作用,并且这些数据并不一定就能代表实际市场情况,为何还有不同的机构竞相染指这个事情呢?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业内人士很是尖锐地剖析了这种现象,“公布数据本身虽不能给发布机构带来什么利益,但它能为发布机构树立权威性,这种权威性就能为发布机构带来不少利益”。
早在2007年时,资深汽车评论人贾新光和国家信息中心徐长明都曾呼吁相关国家机构能够公布汽车的实际上牌量,哪怕是一个简略版的。公布权威的统一的数据才是正本清源解决目前数据迷雾的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