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就一直被两家公司遮遮掩掩的长安汽车集团与标致雪铁龙集团(以下简称“PSA”)合资一事终于明朗。历经多轮谈判磨合,昨日长安汽车与PSA联合发布公告,双方就在中国成立汽车合资企业已签署意向书,双方各持有50%的股权,合资企业将生产环保的轻型商用车和乘用车。
尽管长安汽车集团与PSA接触不到半年的时间即达成了合作框架协议,但在业内看来,双方饱受在中国狭义乘用车市场的失意经历,能否通过此次合资弥补其短板,前景仍让人担忧。
合资内容尚未明确
合资意向的达成并不意味着双方就此拥有美好的前景,此前,长安汽车集团与PSA都对合资一事态度审慎,并不愿意谈及此次合作的内容。即便此次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仍表示,包括合资公司生产基地、合资内容以及采用的品牌上仍有待双方进一步展开讨论。
据接近此次合作项目的消息人士透露,与以往合资公司的合作方式不同,PSA长安签约合资后,并不是从PSA拿来多少车型与技术,而是利用长安的技术平台,生产能尽快上量的小型车。双方还可能打造一个全新品牌,旗下所产车型将使用全新品牌车标。
在此之前,PSA在中国寻找第二合作伙伴的过程历经多次波折。2007年6月,PSA与哈飞签署合作协议,随后新中航汽车整合哈飞,PSA继续与新中航洽谈合作事宜,但一直未有结果。去年,在主管政府部门的促成下,新中航将旗下汽车业务与长安汽车联手组建新长安汽车,PSA的谈判对象也因此变为长安汽车集团。
长安能否争夺话语权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长安汽车旗下已经有福特、马自达、沃尔沃和铃木等合资伙伴。但是,在这些合资品牌中,除了长安福特2009年销量超过23万辆外,其他如马自达、沃尔沃和铃木品牌在市场中均属于小众品牌。与一汽、东风和上汽等“四大”中的其他企业相比,长安在合资企业上确实要逊色一点。而长安集团却与PSA在此次合作谈判上拥有更大话语权。
事实上,对于与PSA的合作,长安汽车集团从一开始就表现得较为谨慎。长安一位内部人士曾告诉记者,与PSA谈判,双方应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任何细节的透露都会将长安陷入不利的局面。
不过,对于长安而言,在车型、技术和品牌并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能否按照既定的思路支撑未来合资公司的话语权,仍面临考验。
中国汽车企业一直缺乏在合资公司中占据主导的先例。此前,奇瑞汽车与量子公司合资、福田与戴姆勒签署的商用车合作框架协议中都涉及了合资公司中建立自有品牌开发中方产品,共同开发海外市场的内容,但最后在产品开发上,中方的产品却一直没能占据主导。这也意味着自主品牌运营和研发能力的提升并未得到外方认可。
与此同时,记者获悉,此次合作意向书中没有提到双方会成立一个研发中心的细节,这也意味着在合资公司前期产品规划中,将会使用双方现有的产品进行生产。而长安也将面临从合资公司中获取技术还是自主产品贴牌方式的两难选择。
PSA能否摆脱神龙阴影
尽管PSA官方也一再表示,与长安的合资项目,并不会与现有的东风集团产生直接的竞争,同时还会与东风集团一道寻找原因和解决方案,但对于在中国并不擅长合资的PSA而言,缔结长安之后,如何处理与东风的关系以及加强合资业务,仍是一道难题。
实际上,PSA与东风集团合资18年来,在中国的业务发展并不尽如人意。据PSA年报显示,该集团2009年全球销量318.8万辆,出现11.61亿欧元的净亏损,是上年的3倍多。在中国市场,2009年PSA与东风集团的合资公司神龙汽车共销售27万辆,增长52%。尽管增速是前所未有的,但与其他一线合资企业尚有不小差距。因此PSA急于在中国寻找新的合作伙伴,提升在中国市场的份额。
此次,PSA在中国建第二家合资公司,也是希望向中国市场发出一个强烈信号,体现在中国做大做强的决心。但业内人士认为,PSA在落户中国以来,一直未能掌握中国市场脉搏,在与东风集团合资期间,因法国人对中国市场缺乏了解,在产品引进以及市场投放时机上总是比其他合资企业慢半拍,导致该品牌始终未能在中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大家都很清楚PSA与东风集团在合资过程中还存在着阴影,如果不能搞好两家合资的平衡,同时适时改变在中国市场慢热的作风,那未来与长安的新合资公司就将是下一个东风神龙。”一位业内人士称。由此可见,PSA牵手长安,到底是福还是祸,还很难下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