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近4个月新低 分析师: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本周或关闭
在全球经济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成品油近期调价的可能性在降低。
国际油价近日大幅跳水,至昨日,国际原油基准价格已从一周前的86美元跌至70美元,创下2010年2月初以来的最低水平。连日的下跌,也使得国内以22个交易日平均价计算的三地原油加权价变化率不断下降,有分析师称,此前一度开启的成品油调价窗口本周可能关闭。
息旺能源网昨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布伦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加权均价变化率(基准期4月12日)已跌至4.18%,相比5月5日的6%下跌近两个百分点,不过目前仍在4%以上。易贸资讯网能源总监储节旺对早报记者表示,预计本周三地原油加权均价变化率会跌破4%,成品油调价窗口可能会关闭。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蔓延引发市场恐慌、资金撤离和美元走强等因素,是导致国际油价快速下跌的直接导火索。储节旺分析,市场对欧元区的经济担忧对欧洲的原油需求产生明显影响,可能导致原油流向“过剩的”美国原油市场。可查资料显示,美国最近几周的原油库存和整体商业库存都出现连续几周的上升,国际原油市场呈现供过于求的状况。
综上所述,储节旺判断,国际油价可能会继续下滑,当前下跌趋势暂时难以扭转。
不过长期而言,分析机构都倾向一点,即未来原油价格仍将维持在70-90美元/桶之间,其并不会因为近期的暴跌而回到30-40美元/桶的价格水准。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国际原油价格出现“大风大浪”,但国内成品油价格看上去却“风平浪静”。
根据《石油价格管理办法》,“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自今年4月14日上调成品油价格以来,国际油价就一直“喊跌”。不过,在国际原油基准油价跌破每桶70美元的情况下,三地原油平均价格仍出现4%以上的涨幅。
可查资料显示,4月底油价一路走高之际,中石化曾呼吁政府及时调价。但显然,中石化的“预防针”并没有起到作用,在上周五成品油调价窗口开启之日,国家发改委并没有调整成品油价格。
储节旺说,4月份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比上年同期)上涨2.8%,PPI(生产者物价指数)同比上涨6.8%,国内通货膨胀预期增强。在全球经济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国家发改委近期调价的可能性在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