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从零开始,中国汽车产业的低碳减排之路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2010年05月31日16:41
来源:深圳新闻网-深圳晚报 作者:马萌

  0

  没有采取任何减排措施的传统汽车

  一台没有采取减排措施、以汽油为动力的传统汽车如果按照每年行驶两万公里算,大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两吨左右,这是个什么概念呢?一棵生长30年的冷杉树每年大约能吸收111公斤的二氧化碳,也就是说,一台车制造的碳排放需要18棵成年的大冷杉树才能消除掉。而这还不包括汽车尾气中其实各种有害气体、温室气体和粉尘污染。曾有统计表明,一台车每年排出的所有污染物是其重要的4倍之多。

  典型案例:传统的大排量轿车、越野四驱车,技术较陈旧的低档商用车都是制造碳排和污染气体的“大户”。

  难度与瓶颈:在很多贫困落后地区,由于造车技术和成本所限,很难真正去考虑减排和低碳的问题。

  12%

  提升燃油效率的新一代发动机技术

  从最早的电喷技术,到正时可变气门、缺内直喷,在过去数十年里,提升发动机的工作效率一直是汽车技术革新的重中之重,在几代人的努力之下,今天的同排量汽油发动机功率已经数倍于几十年前,而排放量也大大改进。虽然汽车发动机技术经过百余年的变迁,可改进的空间和余地已经越来越小,但可以预见,在内燃发动机尚未消亡的未来若干年间,各种新的发动机技术仍然会不断出现和普及,根据乐观的估算,通过技术革新,传统内燃发动机仍然有至少降低12%排放和功率的潜力可挖掘。

  典型案例:凯迪拉克SIDI缸内直喷技术、大众FSI发动机技术、丰田VVTi正时可变气门技术、日产CVT无极变速系统

  难度与瓶颈:需要厂家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实力。此外在经过上百年的改进后,传统发动机剩余潜力十分有限。

  18%

  汽车设计和制造工艺的变革

  汽车每天制造的大量碳排并不能只“归罪”于发动机,汽车轮胎的摩擦力、滚动阻力,汽车外壳的风阻其实都无时无刻不在消耗着能源,根据统计,一台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20%是由轮胎的滚动阻力产生的。而风阻更“可观”,海外曾做过测试,当一辆轿车以80公里/时前进时,有60%的耗油是用来克服风阻的。因此在今天的汽车设计中,会越来越加多对于减少油耗、阻力的考虑。根据粗略的统计,通过低风阻系数的外形设计、低阻力轮胎、轻量化设计和新工艺新材料的运用,可以降低汽车18%的能耗。此外,更流畅的低风阻系数汽车外形也更加时尚,更受车主们的喜爱。

  典型案例:大众“蓝驱技术”、低风阻设计的英菲尼迪G系、风阻系数仅0.22的宝马Vison EfficientDynamics概念车

  难度与瓶颈:因为设计和制造工艺所限高,以及极高的成本,目前只能在高端跑车和豪华轿车上采用超低风阻设计。

  30%

  倡导普及小排量车和小型车

  国内虽然仍把汽车的排量、尺寸作为身份和财富的标志,庞大的四驱车和SUV卖得如火如荼;然而在欧美汽车发达地区,小排量车和小型车却已经成为新一轮的潮流,这并非为了省钱省油,而且代表公众对于环保的责任心和对减低碳排的身体力行。普及小排量低功耗车对于减排的效果非常明显,一台1.0升的小型车功耗不到大型轿车的一半,按粗略测算,如果未来小排量车的比例能够达到一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就有望减少25%-30%!值得一提的是,新一代的小排量轿车无论动力性、外形、空间以及安全性都足以满足家庭的各种日常需要。从中国的汽车发展规划来看,限制大排量车,引导小排量车消费也是趋势所在。

  典型案例:日产玛驰奔驰Smart、宝马mini

  难度与瓶颈:传统的消费观念需要扭转;此外,新一代小排量车在高技术前提下还要控制成本,对厂家要求很高。

  33%-50%

  各种混合动力汽车

  混合动力汽车是传统汽车和新能源车型之间的过程产品。它比传统的内燃发动机汽车油耗和碳排放量更低、更环保,同时成本和技术难度又远低于新能源车,所以更容易普及和市场化。早期的混合动力采用的是汽油与天然气、或汽油与轻烃等双燃料切换的方式,虽然技术较为简单,但节能效果十分有限。而目前的混合动汽车基本都采了油电混合的模式。目前主要的油电混合动力车有三种,一种是是以传统发动机为主动力,电动马达作辅助动力的“并联方式”,业内俗称“弱混”;一种是低速时只靠电动马达行驶,速度提高时发动机和电动马达相配合驱动的“串联、并联方式”。俗称“强混”;此外还有一种是由电动机和发动机各自分别驱动,由车主自由选择切换的模式。从节能角度讲,混合动力方式的不同,节能效果也不同,大致在30%-50%之间。

  典型案例:丰田普锐斯别克君越Hybird混合动力轿车、比亚迪F3DM

  难度与瓶颈:较高的制造成本,使得价格高企难以普及。

  50%-75%

  以电动车、氢动力车为代表的新能源车型

  无论在国内还是海外,电动车是当前车坛最热门的话题,大大小小的厂家几乎都进行着相关的研发,甚至一些量产电动车型也即将忽之欲出。毫无疑问,电动车是未来的大势所趋,然而人们也不能太过乐观,由于制造成本、电池寿命、电网改造和充电站架设等各种现实问题,电动车在短期内真正普及还不现实。此外,最主要的是虽然电动车在运行过程中不产生任何碳排和污染,然而在电厂发电过程中却仍然存在碳排问题,特别是在以煤电为绝对主流的我国,人们发现,电能消耗的碳排放比燃烧汽油并不能降低多少。因此只能改变电能的取得方式,普及更清洁的电能来源,电动车才谈得上真正的环保低碳。而作为新能源车另一大代表的氢动力也存在同样的两大难点,一是如何迅速市场化普及化,二是如何能更环保更低碳的取得氢气。

  典型案例:日产聆风”、比亚迪E6宝马氢动7系轿车

  难度与瓶颈:难以市场化、技术尚不成熟、充电站、充氢站等附属设备必须要首先建成。

  100%

  以自然能量为来源的清洁能源

  一切能源从本质还说都来自于大自然,只是获取方式不同,如何能彻底解决碳排问题,不只是在汽车等终端产品上,还要贯穿在整个能源的流动环节,特别是在获取方式上,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这些纯粹取自自然界的能源是真正的零碳排清洁能源,虽然目前大量获取的难度很大,但人们一直在努力。值得一提的还有核能,在欧洲一些国家,核电站所占比例很大,它也是一种低碳的能源,并且有一天,人们如果彻底解决受控核聚变的技术难题,核能将会成为像太阳一般用之不竭的终极清洁能源。100%零碳排,这是一个遥远的梦想,但人类会有实现它的一天。

  典型案例:太阳能概念车、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

  难度与瓶颈:成本太高、技术太复杂、目前大多还停留在理论阶段和技术验证阶段,短期内几乎不可能成为主流。

  

      

(责任编辑:田禹)

[我来说两句]
更多说两句>>  

精准搜索: 5万 8万 12万 15万 22万 35万 50万 70万以上
两厢轿车 | 三厢轿车 | 旅行轿车 | 敞篷轿车 | 运动轿车

更多 >>搜狐焦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