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现代IX35佛山加价受罚
在4月份上市的上海大众途观以及北京现代IX35两款SUV从一上市就受到消费者的极力追捧。然而,在经过近两个月的销售后,央视报道了上海大众途观加价是违反了价格法。
市场:新车加价被处罚
记得上海大众途观在东莞上市的当天,该车的经销商就表示,这一款SUV由于订购的消费者比较多,因此,将会有加价提车的做法。而确实也有消费者因为喜欢该款车型,从而应了经销商的说法,买此车加价3万元至5万元不等。
或是因为一车难求的原因,消费者还是乐于购买,但是有消费者表示,车商并没有将加价的价格列入汽车的价格上,而是以精品的形式出现。央视就此现象做了报道,并称此行为违反了价格法。
也是在5月份中旬,在佛山销售北京现代IX35的经销商加价出售,被厂家处罚,在业内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车商:加价以精品形式出现
据了解,买上海大众途观并非直接加钱买车,而是以精品的形式出现。对此,出售该车的销售员表示,主要是因为该车太多人购买,现在订单排号已经到了明年,因此,对于这样的情况,也是没有太多钱赚。面对着加价的行为,车商则认为这是市场环境所决定,车商自身也控制不了。
“其实新车加价出售,更多的时候是一种炒作的成分在里面,但是这也与消费者的购买力有着很大的关系,因为消费者对于汽车的追求就如同买衣服一样,要求舒适。因此,新款的汽车上市,而且又是在性价比以及质量等方面都比较突出的情况下,车商出售价以及加价买精品的价格,对于喜欢该车的消费者来说并不重要。但是这样也就会增长了车商对于市场前景很看好的误区”。对于新车加价,有汽车专业人士指出了其中的利害关系。
消费者:加价不如等待
对于加价购买,很多的消费者认为是物有所值,也有消费者认为不必因此而浪费金钱。“其实买途观只是看中它的性价比以及其大气空间,这样一款SUV也才二十多万元,再多加几万元也不成问题,谁叫自己喜欢呢。”刚买了上海大众途观的消费者杨先生如是说。
不过,对于杨先生的看法,也有消费者表示不认同。从途观没有上市到上市销售,南城的汪先生就一直在关注着,但是由于车商要求加价3万元才可以提车,而且也不将这3万元加在车身价上,因此汪先生决定延后买车的日期。“加价3万元,那不如买奥迪Q5,或是汉兰达”。
与汪先生有着同样想法的还有很多的消费者,他们认为,加价还不如等待,而且很多性价比都比较不错的SUV也是同样的价格,可以等这一款车销售一年后再购买也不迟。
观点:加价行为不应该
对于上海大众途观、北京现代IX35的加价行为,有汽车专业人士指出,厂家对经销商加价行为都是默认的,如佛山的IX35确实是炒作。因为厂家的价格只有指导作用,有部分厂家暗里对经销商有最低限价,但加价行为是不可能控制的。如果真是一车难求,就算厂家硬性要求不能加价,经销商也能通过其他方式达到增加利润的目的。
也有汽车专业人士分析认为,应辩证地看待经销商对市场紧缺车型的加价行为:当产品市场需求旺盛,供小于求的时候,加价现象必然出现,反之降价则亦然。但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上讲,此举甚为不妥,有欺骗消费者的嫌疑,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对加价行为多数无可奈何。其指出,新车加价的几种方式不外就是:一、加价加速提车;二、加装饰提现车;三、捆绑销售。但任何一种加价行为或变相加价行为都不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