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四部委推出了5个城市私人购买新能源补贴政策的试点方案,该方案重点对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进行了补贴。业界据此推测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技术路径方面已偏向纯电动,搜狐汽车特广邀业内专家就此问题展开争鸣。以下是大连理工大学新能源汽车研究中心副主任周雅夫教授就此问题发表见解,周雅夫老师的观点是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应该多元化,根据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提供相应的产品。
大连理工大学新能源汽车研究中心副主任 周雅夫 |
【搜狐汽车】:您如何看待针对个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所传递出的信息,是否意味着纯电动汽车已经成为优先发展的技术路线?
【周雅夫】:国家的技术路线,纯电动和plug-in的节能效果好,但不同车型适应的人群不一样,城市工薪阶层用于上下班代步的,可考虑小型纯电动车。如果对动力有要求,且要长途驾驶的,可考虑用plug-in。从政策层面上而言,这次政府的补贴是根据电池的功率计算的,也可以说补的是电池。
【搜狐汽车】:您认为新能源汽车应直接鼓励发展电动车,还是应该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等多元化发展路线?
【周雅夫】:这是技术路线的问题。我的观点是支持多元化发展路线,根据不同用户需求,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比如一些对行驶里程有要求的用户,则混合动力更加现实;对于日常短途代步的工薪阶层,或者城乡结合部的一些人群,纯电动的节能效果更好。对于一些大型公共交通车型,则使用混合动力更加现实。
纯电动在电池技术上暂时还难以突破,还需要配套设施。混合动力在国外已经有成功的使用案例,使用上也不需要有额外的基础设施,是比较现实的选择。
【搜狐汽车】:刚才说的技术路线的问题,产业化的问题更加关键,您觉得如果专心发展纯电动或者混合动力,其销量达到新车销售的10%(或者说实现产业化)需要多少年时间?
【周雅夫】:电动车目前主要的瓶颈在于电池,如果发展中低端电动车,对电池要求不高,那么技术难度比混合动力会小一些,预计在6-7年之内即可实现产业化,应该不会超过2017年。但这个产业化的技术含量不会很高,另外需要解决配套和一些二次回收的问题。
混合动力的技术难度稍微会大一点,如果说要实现高性能混合动力的产业化,我预计要到2020年。
【搜狐汽车】:您认为中国汽车有没有可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完成对国外竞争对手的超越?
【周雅夫】:我们非常希望能实现这一点,也认为未来能够实现超越,但目前我们和国外的竞争对手相比还是有一些差距的。从新能源领域而言,主要有三给方面:一是车载能源,这一块起步比较迟,大家情况差不多。第二块是电驱动,这块由于我们在基础工业方面的落后,差距很大。比如IGBT,完全依赖进口。第三个是搭载车,也就传统汽车技术,我们也存在很大差距。因此,目前实现超越难度比较大。
【搜狐汽车】:您觉得发展新能源车眼下最重要的需要的做的事情是什么?
【周雅夫】:首先要集中精力解决关键零部件问题。也需要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浪费,比如为了项目求支持,也不要为了获得支持而立项目。多做一些基础工作。
版权归搜狐汽车所有,未经许可,不准转载